夸诞 [kuā dàn]
1. 参见:夸诞,夸诞。
夸诞 引证解释
⒈ 言词夸大虚妄,不合实际。
引《荀子·不苟》:“言己之光美,拟於 舜 禹,参於天地,非夸诞也。”
唐 元稹 《何满子歌》:“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纔成已夸诞。”
明 方孝孺 《殷浩》:“以言语自表异者,类多夸诞之士。”
章炳麟 《思乡原上》:“自 唐 以降之狂狷者,自辞章夸诞至。”
虚妄不实。 汉 王充 《论衡·道虚》:“或时 卢敖 学道求仙,游乎北海,离众远去,无得道之效,惭於乡里,负於论议。自知以必然之事见责於世,则作夸诞之语。”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而浅薄之徒,率多夸诞自称説。”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逸周书》、《穆天子》等,虽多夸诞,然文字殊古,且未尝有所依託。”
茅盾 《为了和平民主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它的鞭挞的锋芒不但指向那个残暴、奢侈而又愚蠢的皇帝,也指向一切虚浮夸诞而自命不凡的人们。”
国语词典
夸诞 [kuā dàn]
⒈ 夸大荒诞而不可信的。也作「夸诞」。
引《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高丽之兵脆弱,袜啰之言夸诞,说谎的言语也,不可信从。」
反实际
夸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轻浮释义:言语举动随便,不严肃不庄重:举止轻浮。
- 2.
飘浮释义:同“漂浮”。
- 3.
妄诞释义:⒈虚妄不实。《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会稽 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朱子语类》卷二七:“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诞。”⒉荒诞不经。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尝思圣人之不语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诞而不足为训。”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⒊狂妄,放肆。明 朱鼎《玉镜台记·王敦
- 4.
夸大释义:把事情说得超过了实际的程度:夸大缺点。 夸大成绩。
- 5.
浮夸释义:虚夸,不切实:语言浮夸。浮夸作风。
- 6.
冒险释义: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冒险家。冒险行为。冒险突围。我劝你别去冒险。
- 7.
夸张释义:⒈夸大;言过其实:这种说法实在太夸张了。⒉修辞方式,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⒊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
- 8.
浮躁释义:轻浮急躁:性情浮躁。
夸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于释义:⒈自得貌。⒉相属貌。⒊多难貌,屈曲貌。⒋夸诞貌。一说佞媚貌。⒌犹于于。自得貌。
- 2.
侈然释义:⒈骄纵貌;自大貌。⒉夸诞貌。
- 3.
口坠天花释义:比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 4.
夸人释义:⒈夸耀于人。⒉言辞夸诞的人。
- 5.
夸诞释义:(言谈)虚夸不实:夸诞之词,不足为信。
- 6.
夸诞之语释义:夸诞:荒诞不经。指荒诞不切实际的话。
- 7.
夸诞大言释义:夸诞:荒诞不经;大言:大话。指荒诞不切实际的大话。
- 8.
夸诞生惑释义:夸诞:虚夸荒唐;惑:疑惑。指言语不实,使人产生疑问或不理解。
- 9.
梁苑释义:西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梁孝王 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 司马相如、枚乘、邹阳 等均为座上客。也称 兔园。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南朝 齐 王融《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 奭,梁苑 豫才 邹。”唐 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荆门 倒 屈 宋,梁苑 倾 邹枚。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宋 张元干《天仙子》词:“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 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清 钮琇《<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
- 10.
移文释义:⒈旧时文体之一。 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清 赵翼《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⒉发移文。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⒊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的省称。宋 辛弃疾《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词:“好把《移
- 11.
诡恢释义:怪异夸诞。
- 12.
诬漫释义:虚妄夸诞。
- 13.
谀诞释义:阿谀夸诞。
- 14.
陶诞释义:虚妄夸诞。 陶,通“謟”。
- 15.
鹏游蝶梦释义:指变幻夸诞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