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献身 献身的意思
xiànshēn

献身

简体献身
繁体獻身
拼音xiàn shēn
注音ㄒㄧㄢˋ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n,(1) 恭敬庄严地送给。【组词】: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2) 表现出来。【组词】:献技。献艺。献媚。献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组词】:文献。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全身心地奉献,毫无保留地投入。

献身的意思

献身 [xiàn shēn]

1. 奉献或献出。

他们献身于历史或科学。

[devote oneself to; dedicate oneself to;]

献身 引证解释

⒈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都献出来。

巴金 《家》二五:“在那里他的青年的热血可以找到发泄的地方,在那里才有值得他献身的工作。”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入党》:“谈话以后,我时时警惕自己的毛病,决心不惜牺牲一切,献身给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党。”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为人民献身是我最大的幸福。”


国语词典

献身 [xiàn shēn]

⒈ 投注心力于某种事务。

如:「他立志终生献身教育事业。」

致身 委身


献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委身释义:把自己的身体、心力投到某一方面(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委身事人。
    • 2.
      致身释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唐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长安 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献身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偷生释义:苟且地活着:偷生苟安。

献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腔热血释义:满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
    • 2.
      不忘沟壑释义: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 3.
      与妻书释义: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 4.
      危躯释义:犹献身。
    • 5.
      士为知己者死释义: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6.
      外身释义:⒈谓献身。 ⒉谓置身于世外。
    • 7.
      奉国释义:献身为国。
    • 8.
      奉身释义:⒈献身;尽职。⒉养身;守身。
    • 9.
      委质释义:⒈亦作“委挚”。亦作“委贄”。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汉 班固《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⒉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
    • 10.
      安强释义:⒈安定富强。 清 霅中人《<中西纪事>后序》:“洒数十年之侵辱,基亿万世之安强。”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劝 清 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始能使国家安强,汉族巩结,则吾死瞑目矣。”⒉安彊:安定强盛。《荀子·强国》:“道德之威,成乎安彊。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
    • 11.
      徇公释义:为国家利益而献身。徇,通“殉”。
    • 12.
      徇国忘身释义: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 13.
      惶乱释义:惊慌失措。清 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后港 饮马桥 一带,尽贴封条佔据,居民一时惶乱。”艾青《北方》诗:“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陆文夫《献身》:“唐琳 惶乱了,结婚二十一年,她第一次看见 卢一民 掉眼泪。”
    • 14.
      慷慨赴义释义: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15.
      成仁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诗)。
    • 16.
      投身释义:献身出力:投身于教育事业。
    • 17.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18.
      殉义释义:⒈遵从道义。⒉为道义而死。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 19.
      殉教释义:为某种宗教信仰而献身。
    • 20.
      殉身释义:《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赵岐 注:“殉,从也。天下有道,得行王道,道从身施,功实也。”后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

献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腔热血释义:满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
    • 2.
      不忘沟壑释义: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 3.
      与妻书释义: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 4.
      危躯释义:犹献身。
    • 5.
      士为知己者死释义: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6.
      外身释义:⒈谓献身。 ⒉谓置身于世外。
    • 7.
      奉国释义:献身为国。
    • 8.
      奉身释义:⒈献身;尽职。⒉养身;守身。
    • 9.
      委质释义:⒈亦作“委挚”。亦作“委贄”。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汉 班固《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⒉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
    • 10.
      安强释义:⒈安定富强。 清 霅中人《<中西纪事>后序》:“洒数十年之侵辱,基亿万世之安强。”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劝 清 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始能使国家安强,汉族巩结,则吾死瞑目矣。”⒉安彊:安定强盛。《荀子·强国》:“道德之威,成乎安彊。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
    • 11.
      徇公释义:为国家利益而献身。徇,通“殉”。
    • 12.
      徇国忘身释义: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 13.
      惶乱释义:惊慌失措。清 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后港 饮马桥 一带,尽贴封条佔据,居民一时惶乱。”艾青《北方》诗:“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陆文夫《献身》:“唐琳 惶乱了,结婚二十一年,她第一次看见 卢一民 掉眼泪。”
    • 14.
      慷慨赴义释义: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15.
      成仁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诗)。
    • 16.
      投身释义:献身出力:投身于教育事业。
    • 17.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18.
      殉义释义:⒈遵从道义。⒉为道义而死。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 19.
      殉教释义:为某种宗教信仰而献身。
    • 20.
      殉身释义:《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赵岐 注:“殉,从也。天下有道,得行王道,道从身施,功实也。”后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

献身造句

1.大家众口同声地称赞她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2.革命烈士们在刑场上唱起了国际歌,真是悲歌慷慨,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教育了不少的后来人。

3.他高度评价了解放军救民水火的献身精神。

4.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而壮烈献身

5.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献身,虽死犹生!

6.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7.只有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人才能攀上科学的高峰。

8.每当我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就会联想起那些为祖国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们。

9.善良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给予,是一种胸襟,是一种献身精神,是一种授人玫瑰的慷慨,是一种宽厚。

10.我们要为快乐而生活,为自信而前行,为辉煌而攀登,为理想而奋斗,为事业而尽力,为祖国而献身,这样才不枉此生。

11.姐姐决心献身于山区教育事业,终身不悔。

12.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将世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

13.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14.革命先烈为人民英勇献身,永远值得我们崇敬。

15.献身国防建功业,终于使命铸辉煌。

16.姐姐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她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17.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做叶的事业吧。

18.那些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的人,永远值得人民的崇敬。

19.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20.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

献身(xian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献身是什么意思 献身读音 怎么读 献身,拼音是xiàn shēn,献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献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