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括 [jiǎn kuò]
1. 亦作“检栝”。检点约束。规矩,法度。查察;清查。量度。
检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检栝”。
⒉ 检点约束。
引汉 蔡邕 《贞节先生范史云碑》:“晚节禁宽,困於屡空,而性多检栝,不治产业。”
晋 刘琨 《答卢谌诗》:“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栝。”
《旧唐书·苏良嗣传》:“王府官属多非其人, 良嗣 守文检括,莫敢有犯,深为 高宗 所称。”
⒊ 规矩,法度。
引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敬》:“驱之於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
唐 元结 《漫论》:“漫何检栝?漫何操持?漫何是非?”
⒋ 查察;清查。
引《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九年》:“监察御史 宇文融 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母既没,而家人检括其衣匳,始见之。”
⒌ 量度。
引章炳麟 《与简竹居书》:“以为经典所言,古今恆式,将因其是以检括今世之非,不得,则变其文迹,削其成事,虽諛直不同,其于违失经意,均也。”
国语词典
检括 [jiǎn kuò]
⒈ 检点约束。
引《文选·刘琨·答卢谌诗》:「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
⒉ 法度、规矩。
引《抱朴子·外篇·崇教》:「驱之于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
⒊ 检查、清查。
引《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江子四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九年》:「监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
检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日释义:⒈闲暇时日。《商君书·垦令》:“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餘日。”《文选·傅毅<舞赋>》:“郑 卫 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餘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李善 注:“餘日,听览之餘日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引》:“己丑北还,养疴溪上,稍以餘日,检括诸故书。”⒉多馀的日数。《穀梁传·文公六年》:“闰月者,附月之餘日也。”⒊犹晚年,馀年。清 荀悦《汉纪·宣帝纪》:“故乐与其乡党、宗族共受其赐,以尽吾餘日。”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一:“从容养餘日,取乐於桑榆。”清 顾炎武《营平二州史事
- 2.
勒停释义:⒈强制停止。《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⒉勒令停职。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诸州县公人,曾因犯罪勒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其为从者皆勒停。”
- 3.
平估释义:⒈公平的价格。《宋史·食货志下三》:“天圣 八年,上书者言:‘县官禁盐,得利微而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⒉抑价。宋 秦观《论议上》:“於是变而为免役之法,虽曰岁使中外之民悉输僦直以免其身,然而平估至於室庐,检括及於车马,裒多以为宽剩,厚积以为封桩,则其弊又有甚於差役者矣。”
- 4.
恶钱释义:质料低劣的钱币。《隋书·赵绰传》:“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令悉斩之。”《旧唐书·宋璟传》:“又禁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文献通考·钱币一》:“其后姦滑稍多,渐磨鑢钱郭,取铜私铸,又杂以铅锡,递相倣傚,钱遂轻薄,乃下恶钱之禁。”
- 5.
检括释义:⒈亦作“检栝”。 检点约束。汉 蔡邕《贞节先生范史云碑》:“晚节禁宽,困於屡空,而性多检栝,不治产业。”晋 刘琨《答卢谌诗》:“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栝。”《旧唐书·苏良嗣传》:“王府官属多非其人,良嗣 守文检括,莫敢有犯,深为 高宗 所称。”⒉规矩,法度。晋 葛洪《抱朴子·崇敬》:“驱之於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唐 元结《漫论》:“漫何检栝?漫何操持?漫何是非?”⒊查察;清查。《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资
- 6.
检栝释义:见“检括”。
- 7.
洗毕释义:犹完成。《宋书·后废帝纪》:“夏四月,遣尚书郎到诸州检括民户,穷老尤贫者,蠲除课调……貲财足以充限者,督令洗毕。”《南史·徐勉传》:“又列副秘阁及《五经》典书各一通,缮写校定,以 普通 五年二月始获洗毕。”
- 8.
稳审释义:⒈稳妥安详。宋 沉端节《西江月》词:“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事不要做到十分》:“韩稚圭 教一门生云:‘稳审著!大事将做小事做,小事将做大事看。’”⒉犹详察。《旧唐书·食货志上》:“开元 中,有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置摄御史分路检括稳审。”
- 9.
蠹患释义:灾难;祸害。《南史·陈纪下·后主》:“鏤金银薄、庶物化生、土木人、綵华之属,凡布帛短狭轻疏者,并伤财废业,尤成蠹患。”《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二年》:“江子四 等封事所言,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宜速详启。”
- 10.
逃丁释义:⒈逃亡的丁壮。《旧唐书·狄仁杰传》:“逃丁避罪,併集法门,无名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清 杨芳灿《粮草税》诗:“军操着空籍,赋额悬逃丁。”⒉指躲避抽壮丁。贾平凹《天狗·井》:“三十六年前,堡子里一个男人出外逃丁。”
- 11.
通括释义:全面核查登记。 《辽史·食货志上》:“兴宗 即位,遣使閲诸道禾稼。是年,通括户口,詔曰:‘朕於早岁,习知稼穡。力办者广务耕耘,罕闻输纳;家食者全亏种植,多至流亡。宜通检括,普遂均平。’”《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秋,七月,癸卯,辽 通括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