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养济 养济的意思
yǎng

养济

简体养济
繁体養濟
拼音yǎng jì
注音一ㄤˇ ㄐ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g,(1) 抚育,供给生活品。【组词】: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组词】:养花。养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组词】:养子。养父。养母。(5) 教育,训练。【组词】:培养。教养。(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组词】: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 保护修补。【组词】:养路。

jì jǐ,(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基本含义

养育、救济。

养济的意思

养济 [yǎng jì]

1. 供养周济。

养济 引证解释

⒈ 供养周济。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父 俊”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
元 无名氏 《刘弘嫁碑》第四折:“想当日他子母孤寒,蒙恩人收留养济。”
《红楼梦》第八五回:“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


国语词典

养济 [yǎng jì]

⒈ 调养病体。

如:「她已辞去工作,打算长时间待在乡下养济。」

⒉ 奉养。

如:「养济父母」。

⒊ 救济。

宋·钱公辅〈义田记〉:「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如:「在富裕的社会中,仍有不少低收入者,需要靠社会救助制度的养济。」


养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田释义: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 大塘者,勾践 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 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即泛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宋 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羣族之人。”清 恽敬《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私田之公於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於士者曰学田。”建国前,陕甘宁边区 政府也提倡设置义田,以救济贫苦劳动人民。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
    • 2.
      悲田院释义:唐 开元 时置病坊,收容乞丐;武宗 时改为悲田养病坊。后泛称养济院为悲田院。俗讹作“卑田院”。
    • 3.
      狂骋释义:谓胡作非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如监仓养济賑贫等项,罚其修葺捐助,以罄乃貲财,使不得有所恃而復思狂骋。但官切勿丝毫染指,以滋人口实。”
    • 4.
      舍贫释义:施舍财物给贫困的人。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可怜见俺无捱无倚,无主无靠,卖了亲儿,无人养济。长街市上可有那等捨贫的爹爹妳妳呵!”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有那等捨贫的财主波,救济俺老两口儿佛囉。”
    • 5.
      辨诘释义:⒈查问,查办。《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桓帝 使中常侍 王甫 以次辨詰,滂 等皆三木囊头,暴於阶下。”明 沉榜《宛署杂记·养济院孤老》:“而流弊觴滥,至使会头作奸,势难辨詰。”⒉辩难诘问。辨,通“辩”。《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元璹 见 頡利,责以负约,与相辨詰,頡利 颇惭。”《明史·曾鲁传》:“鲁 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説则是,从某説则非。’有辨詰者,必歷举传记以告。”

养济(yang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养济是什么意思 养济读音 怎么读 养济,拼音是yǎng jì,养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养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