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供释义:⒈用物品祭祖或敬神。 ⒉比喻为办成事情或求得关照而给有权势者送礼。
- 2.
下牲释义: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礼记·杂记下》:“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祀以下牲。’”郑玄 注:“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祀不悬,祀以下牲。’”王肃 注:“当用大牢者用少牢。”
- 3.
北陆释义:⒈北方之地。北周 庾信《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⒉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
- 4.
哈达释义:藏语音译词。 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在敬神以及欢迎、馈赠等日常礼节交往上使用的丝巾。赠送哈达是表示敬意和祝贺。
- 5.
宰典释义:傣族敬神用的一种蜡条。
- 6.
封财门释义:旧俗农历元月初一交子时晓香敬神,燃放鞭炮迎春之后,将大门关闭,称为封财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一直坐到金鸡三唱,将近封财门快要睡觉的时候,她把 交恕 叫进来,拉着他的手道:‘儿呀!不要玩了,睡觉吧,你明天又大一岁啦!’”
- 7.
开坛释义:指 清 末义和团设立敬神集会进行活动。
- 8.
心到神知释义: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 9.
撮土为香释义: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以撮土代替烧香敬神。
- 10.
撮土焚香释义: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 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 11.
法香释义:指敬神时烧的香。
- 12.
疏头释义:⒈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⒉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亦指说明募捐原由的短文。
- 13.
祠享释义:立祠以祭品敬神。
- 14.
贺节释义:祝贺节日。《水浒传》第九三回:“九十二个头领,及新降将 耿恭,齐齐整整,都来贺节,参拜 宋江。”《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采风记》:“﹝端午节﹞午刻焚香烛敬神,亲友互相贺节。”
- 15.
赞奠释义:古代祭祀时,司祭的小祝帮助用酒器敬神。
- 16.
送元寳释义:旧俗敬神有用猪头、鲜鱼者,送货人讨彩而曰“送元寳”。 清 顾禄《清嘉录·冷肉》:“吴穀人《新年杂咏》小序云:‘杭 俗:岁终祀神,尚猪首,至年外犹足充饌。定买猪头在冬至前,选皱纹如寿字者,谓之寿字猪头。屠人肩送至门,曰送元寳来。於是醃透风乾,以备敬神之用。’”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一:“沪城 风俗,元旦贺岁……五日例接财神,用鲜鱼极活泼者为元寳鱼。先一日担鱼呼街巷,有以红绳扣鬐踵门而来者,谓送元寳。”
- 17.
遗簪脱舃释义: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清 钱学纶《语新》卷上:“假敬神爲名,列食歡呼,遺簪脱舃,雖云男女分曹,究屬面面相覷。”参见“遺簪墮珥”。
- 18.
锋旗释义:亦作“鏠旗”。灵旗上有太一、招摇、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进军讨伐取胜。《汉书·郊祀志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旗。”宋 岳珂《桯史·开禧北伐》:“时鏠旗深入,未有所底。”明 刘基《处州石末公德政碑颂》:“鏠旗所指,百怪走藏。”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获其蠭旗》:“哀 二年:‘获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蠭。’(《天官书》作锋,锋本字,蠭借字。)‘矛、盾动摇,角大,兵起。’《上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注:‘画招摇星於
- 19.
香火因缘释义: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 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
- 20.
高香释义:旧时祭祀或敬神时烧的最好的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