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慎 [jìng shèn]
1. 恭敬谨慎。
敬慎 引证解释
⒈ 恭敬谨慎。
引《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鑠,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唐 元稹 《镇圭赋》:“尽举凡而得一,故相传而莫二。义存敬慎,道在底绥。”
明 方孝孺 《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由义则安,蹈利则危。敬慎则获福,恣肆则致凶。”
国语词典
敬慎 [jìng shèn]
⒈ 恭敬而戒慎小心。
引《元史·卷三〇·泰定帝本纪二》:「亦冀陛下敬慎修德,悯恤生民。」
例如:「为人要宽和,做事要敬慎。」
近恪慎
敬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缄其口释义: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语出《说苑·敬慎》)。
- 2.
不谨释义:⒈不敬慎;不小心。 《管子·侈靡》:“使人君不安者属际也,不可不谨也。”《旧唐书·柳宗元刘禹锡传论》:“蹈道不谨,眤比小人。”清 王韬《淞隐漫录·陆碧珊》:“两家书札往来,輒以女婢 红于 为鸿雁,红于 偶不谨,为父女所得,大诧,絶不许女再往生家。”⒉指行为放荡。《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郡兵番戍,室家留营多不谨,夫归輒首原,抗(蔡抗)下令,悉按以法,戍兵感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土地夫人》:“不知何物淫昏,遂使千古下谓此村有污贱不谨之神。”⒊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明
- 3.
不龚释义:不敬慎,不恭顺。 龚,通“恭”。
- 4.
专敬释义:专心敬慎。
- 5.
严翼释义:威严敬慎。 《诗·小雅·六月》:“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毛 传:“严,威严也;翼,敬也。” 孔颖达 疏:“其严者威敌厉众,其敬者抚和上下。” 宋 苏轼 《母聂氏温国太夫人制》:“恭俭信顺以相其夫,慈和严翼以成其子。”
- 6.
乾乾翼翼释义:指勤勉敬慎。
- 7.
乾乾释义:⒈自强不息貌。⒉敬慎貌。
- 8.
仿书释义:习字时摹写的字。《元史·巎巎传》:“今秘书所藏 裕宗 倣书,当时御笔於学生之下亲署御名习书谨呈,其敬慎如此。”
- 9.
克敬释义:指能敬慎其身的人。
- 10.
兢兢乾乾释义:指敬慎自强。
- 11.
兢兢干干释义:指敬慎自强。
- 12.
兢畏释义:敬慎。 宋 曾巩《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伏惟皇帝陛下有聪明好古之质,有恭俭爱人之诚,兢畏万机,仔肩一德。”宋 叶适《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公之从 郑 薛 也,以克己兢畏为主,敬德集义,於 张公 尽心焉。”
- 13.
吾丘子释义:即丘吾子。 春秋时孝子。事详 汉 刘向《说苑·敬慎》。
- 14.
喏喏释义:应诺声。有顺从敬慎意。
- 15.
嘉闻释义:亦作“嘉问”。 问,通“闻”。美名;好声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卜人謁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 友,为公室辅。’”杜预 注:“嘉名闻於世。”《魏书·广陵王羽传》:“敬慎汝仪,勿坠嘉问,唯酒唯田,可不戒歟!”宋 王安石《皇亲叔敖转官加勋》之一:“尔序官内朝,克有嘉问,绳绳之庆,协於声诗。”
- 16.
夔夔释义:戒惧敬慎貌。
- 17.
市次释义:管理市场的官舍。汉 刘向《说苑·敬慎》:“鲁 有恭士,名曰 机氾,年行七十,其恭益甚。冬日行阴,夏日行阳,市次不敢不行参,行必随,坐必危,一食之间,三起不羞。”
- 18.
干干翼翼释义:勤勉敬慎。
- 19.
忠谨释义:忠诚敬慎。
- 20.
恪居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谓居官治事恭谨而行。后以“恪居”谓敬慎治理官事。《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一》:“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离:明君执契,以要克谐之会。”刘孝标 注:“臣敬治其职,膺金石之别响。”《新唐书·陆贽传》:“宫官具寮,恪居奔走,劳则有之,何功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