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男 [zhōng nán]
1. 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未成丁的男子。泛指青年男子。
中男 引证解释
⒈ 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
引《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史记·吕不韦列传》:“今 子楚 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长男 仁叡,中男 仁楷,少男 仁护、仁昉 等。”
⒉ 未成丁的男子。
引《魏书·高祖纪》:“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絶短小,何以守王城!”
《新唐书·食货志一》:“天宝 三载,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⒊ 泛指青年男子。
引《老残游记》第九回:“以少女中男,深夜对坐,不及乱言,止乎礼义矣。”
国语词典
中男 [zhōng nán]
⒈ 次子或排行中间的男子。
引《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唐·杨烱〈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长男仁叡,中男仁楷,少男仁护、仁昉等。」
⒉ 旧时称未及服役年龄的青少年。
引《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天宝三载,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唐·杜甫〈新安吏〉诗:「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中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夫释义:⒈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宋 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⒉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宋 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⒊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
- 2.
中男释义:⒈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史记·吕不韦列传》:“今 子楚 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唐 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长男 仁叡,中男 仁楷,少男 仁护、仁昉 等。”⒉未成丁的男子。《魏书·高祖纪》:“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唐 杜甫《新安吏》诗:“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絶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唐书·食货志一》:“天宝 三载,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⒊泛指青年男子。《老残游记》第九回:“以少女中男,深夜对坐,不及乱言,
- 3.
人妖释义:指生理变态的人,特指一些国家中男人经变性手术等,表现出女性形体的人。
- 4.
假妇人释义:戏曲中男子扮演的旦角。
- 5.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释义: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 6.
冲末释义:亦作“冲末”。元 杂剧角色名。又称二末。末,剧中男角,犹京剧中的“生”。
- 7.
可圈可点释义: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影片中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可圈可点。
- 8.
媵御释义:⒈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⒉指姬妾。
- 9.
恋人释义:恋爱中男女的一方:一对恋人。
- 10.
成造释义:⒈造就。《晋书·刘聪载记》:“刑臣刀锯之餘,而蒙主上、殿下成造之恩,故不虑逆鳞之诛,每所闻必言,冀垂採纳。”《陈书·高祖纪上》:“僕本庸虚,蒙国成造。”⒉制造。《元典章·兵部四·申台文字重封入递》:“至元 八年,兵刑部奉省判为各处成造军器。”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兵仗局之南,旧监库之北,即本监裁缝匠役成造御用之袍房也。”清 孔尚任《桃花扇·栖真》:“这中元节,村中男女,许到 白云庵 与皇后 周娘娘 悬掛宝旛;就求妙手,替他成造,也是十分功德哩。”
- 11.
爱人释义:⒈指丈夫或妻子。 ⒉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 12.
男家释义:婚姻关系中男方的家;男方。
- 13.
疲极释义:⒈穷乏。《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调赋相仍,日以疲极。”⒉疲劳;非常疲劳。《法苑珠林》卷十七:“菩萨曰:‘城中男女皆疲极,孔雀众鸟又疲极,寐。’”《太平广记》卷十引 晋 葛洪《神仙传·赵瞿》:“年七十餘……能负重更不疲极。”
- 14.
纳礼释义:旧时婚礼中男方向女方送财礼。
- 15.
细旦释义:宋 代元宵节舞队中男性装扮舞女者称细旦。
- 16.
老年兄释义:⒈科举时代同年考中举人进士者的互称。 清 李渔《怜香伴·斋访》:“自前科京邸一别又是三年,老年兄愈加矍鑠了。”⒉对平辈中男性年长者的尊称。《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老年兄去年临别之前,曾説等姑娘满孝,他一定进京来看姑娘。”
- 17.
装旦释义:戏曲中男子扮演的旦角。
- 18.
踏謡释义:⒈犹踏歌。 ⒉弋阳﹑秦腔中男子扮演的小旦。
- 19.
踏谣释义:⒈犹踏歌。⒉弋阳、秦腔中男子扮演的小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