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囫囵 囫囵的意思
lún

囫囵

简体囫囵
繁体囫圇
拼音hú lún
注音ㄏㄨˊ ㄌ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ú, ◎ 〔囫囵〕整个的、完全不缺,如“囫囫吞枣”(喻学习上不加分析,不作消化理解,含糊笼统地接受下来)。

lún,(1) 〔囫囵〕见“囫”。(2) (圇)

基本含义

形容知识学习或理解不全面、不深入。

囫囵的意思

囫囵 [hú lún]

1. 完整;整个儿。含糊;糊涂。

囫囵 引证解释

⒈ 完整;整个儿。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气毬》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
《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孙梨 《村歌》下篇九:“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⒉ 含糊;糊涂。

《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庄 所谓恍惚者。”
囫圇,一本作“鶻沦”。 元 汤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圇谜难猜。”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


国语词典

囫囵 [hú lún]

⒈ 完整、整个。

元·张可久〈沉醉东风·元气初包混沌〉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囵。」
《西游记·第四三回》:「将这两个和尚囫囵蒸熟,具柬去请二舅爷来,与他暖寿。」

⒉ 笼统含糊。也作「鹘沦」。

《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如老庄所谓恍惚者。」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没得解说,只囫囵说一句『救荒无奇策』罢了。」


囫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不求甚解释义: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 2.
      生吞活剥释义: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记载,枣强令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 有人取笑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后用“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含英咀华释义: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唐韩愈《进学解》:“沈浸郁,含英咀华。”
    • 2.
      细嚼慢咽释义: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 3.
      融会贯通释义: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融会:融合领会。贯通:彻底理解。

囫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囫囵半片释义: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2.
      囫囵释义:完整;整个儿的:囫囵觉。囫囵吞枣。
    • 3.
      浅阅读释义: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
    • 4.
      热饭释义:⒈热的饭;热的饭菜。 宋 杨万里《竹枝歌》:“要把緑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下班回来,我有权利要热菜热饭马上拿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一:“﹝她﹞五年没有吃一顿热饭,没有穿件囫囵个衣裳。”⒉把饭或饭菜加热。沙汀《在祠堂里》:“﹝老太婆﹞随即十分谨慎似地向女婿问道:‘我给你热饭吗?’”

囫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囫囵半片释义: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2.
      囫囵释义:完整;整个儿的:囫囵觉。囫囵吞枣。
    • 3.
      浅阅读释义: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
    • 4.
      热饭释义:⒈热的饭;热的饭菜。 宋 杨万里《竹枝歌》:“要把緑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下班回来,我有权利要热菜热饭马上拿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一:“﹝她﹞五年没有吃一顿热饭,没有穿件囫囵个衣裳。”⒉把饭或饭菜加热。沙汀《在祠堂里》:“﹝老太婆﹞随即十分谨慎似地向女婿问道:‘我给你热饭吗?’”

囫囵造句

1.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2.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3.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4.读叔本华的书,我们不能囫囵吞枣,要含英咀华。

5.爷爷坐在我面前,和蔼可亲地对我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囫囵吞枣乱干一通。”。

6.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7.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8.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9.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10.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11.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12.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要消化,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

13.有些书必须浅尝即止,有些书必须囫囵吞枣,少数书必须细嚼再三,彻底消化。

14.爱情像糖衣,我囫囵吞下,享受瞬间的甜蜜。

15.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

16.饱经风寒的他已经饿了几天了,得到食物的他囫囵吞枣地吃了起来。

17.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了。

18.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9.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20.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囫囵(hul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囫囵是什么意思 囫囵读音 怎么读 囫囵,拼音是hú lún,囫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囫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