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顺 [xùn shùn]
1. 性情柔和能服从。
英[tame and docible;]
驯顺 引证解释
⒈ 驯服和顺。
引《周礼·天官·太宰》“以扰万民” 唐 孔颖达 疏:“万民扰,则驯顺之义也。”
清 薛福成 《附陈派营弹压野人山地片》:“臣查野人颇知耕牧,亦通市易,其驯顺之气,实过於 台湾 之熟番。”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锁住 他妈,是一个温和驯顺的娘们,多少年来,她一声不吱,跟 赵玉林 受尽百般的苦楚。”
国语词典
驯顺 [xùn shùn]
⒈ 温和柔顺。
引《周礼·天官·大宰》「以扰万民」句下唐·贾公彦·疏:「扰万民,扰则驯顺之义也。」
反倔强
驯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律释义:⒈不效法;不遵循。《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⒉不驯顺;不守法。《朱子语类》卷一三○:“东坡 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 秦 黄 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明 叶盛《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 吴中 不律,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 开平 数年,以宥还。”参见“不劣方头。”⒊笔。《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郭璞 注:“
- 2.
不律头释义:指不驯顺、不守法的人。
- 3.
不惯释义:⒈未经驯顺。⒉不习惯。如:这地方天气太热,我实在过不惯。
- 4.
不调贴释义:⒈作梗,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⒉不驯顺。
- 5.
乌犍释义:阉过的公牛,驯顺、强健、易御。常泛指耕牛。
- 6.
侧肩释义:⒈谓侧转身体,以便挤入。《史记·孟尝君列传》:“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行。”⒉不敢正身而立,形容驯顺。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彼婉孌者,实惮吾曹。侧肩帖耳,有舌如刀。”
- 7.
俯首听命释义: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 8.
劣蹶释义:顽劣,不驯顺;粗劣。
- 9.
卑顺释义:谦恭驯顺。
- 10.
哈巴儿释义:⒈两千多年前原生于中国的一种茸毛小狗。 俗称狮子狗。⒉比喻驯顺的奴才、拍马者。
- 11.
弱民释义:⒈贫苦的人。⒉使人民驯顺。
- 12.
循顺释义:善良驯顺。
- 13.
抡眉竖目释义:形容强横、不驯顺的神情。
- 14.
方头不劣释义: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15.
柔煦释义:谓驯顺。
- 16.
桀傲释义:亦作“桀慠”。强横乖戾,不驯服。《宋书·颜竣传》:“虽云互市,实覘国情,多赡其求,则桀慠罔已,通而为节,则必生边虞。”宋 苏舜钦《杜公求退第二表》:“况今西有贪毒之 羌,北有桀傲之虏,包藏凶计,窥伺中朝。”《明史·西域传一·哈密卫》:“当是时,阿黑麻 桀傲甚,自以地远中国,屡抗天子命。”清 方苞《先母行略》:“前母 姚 孺人遗女二,次姊少桀傲。”鲁迅《<华盖集>后记》:“记得革命以前,社会上自然还不如现在似的憎恶学生,学生也没有目下一般驯顺,单是态度,就显得桀傲。”
- 17.
桀骜释义:倔强: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 18.
桀骜不驯释义:性情强暴倔强,不受管束,不驯顺。
- 19.
沃若释义:⒈润泽貌。⒉驯顺貌。
- 20.
犍牛释义:阉割过的公牛。犍牛比较驯顺,容易驾驭,易于肥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