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要素 要素的意思
yào

要素

简体要素
繁体
拼音yào sù
注音ㄧㄠˋ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o yāo,(1) 索取。【组词】:要账。要价。(2) 希望,想。【组词】:要强。要好。(3) 请求。【例句】:她要我给她读报。(4) 重大,值得重视的。【组词】: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5) 应该,必须。【组词】:须要。(6) 将(jiāng)。【组词】:将要。快要。(7) 如果,倘若。【组词】:要是。(8) 表选择。【组词】:要么。要不。要不然。(1)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组词】:要求。要挟。(2) 同“腰”。(3) 同“邀”,中途拦截。(4) 同“邀”,约请。(5) 姓。

sù,(1) 本色,白色。【组词】:素服。素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组词】: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3) 洁白的绢。【例句】:尺素(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组词】: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组词】:色素。毒素。维生素。(6) 向来。【组词】:素来。素常。素志。平素。(7) 白,不付代价。【组词】:素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组词】:素食。素席。素油。

基本含义

指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点或要素。

要素的意思

要素 [yào sù]

1. 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组成部分。

[essential factor; key point;]

要素 引证解释

⒈ 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鲁迅 《书信集·致王乔南》:“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袖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构成近世国家最要紧的要素,就是人民、领土、主权三件物事,这是近来国家学者的通说。”


国语词典

要素 [yào sù]

⒈ 构成事物的原质。

如:「土地、劳力、资本为生产的要素。」

因素


要素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因素释义:⒈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⒉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学习先进经验是提高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大释义: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
    • 2.
      下挂账户释义:确认某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意思。
    • 3.
      乐感释义:指人在创作、演奏、欣赏等音乐活动时因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产生的感觉和知觉。 有时也专指对音乐的高低,强弱等特性的听辨能力。
    • 4.
      事象释义:⒈事物的形象。鲁迅《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将精气吹入所描写的事象里,使它苏生;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尘嚣的市街中,发见诗歌底要素。”⒉事情,现象。巴金《爱情三部曲·雨》七:“她有一颗纯白的心,不知道这社会上的种种事象。”
    • 5.
      二元流释义:指运动要素仅随两个坐标(包括曲线坐标)变化的液流。
    • 6.
      伪音释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假装的声音”,意思就是伪装成别的声音,这就是伪声。 伪声可用于多方面,大部分用于反串。伪声有三大要素,一是声带,二是气息,三是共鸣。伪声也包括同性别间声音的模仿。
    • 7.
      保证率释义:某气象要素值小于或大于某一数值的可靠程度。通常以某气象要素在长时期内小于或大于某一数值的累积频率来表示。常用分组法计算保证率。首先将气象要素值分为几组。统计各组出现的次数。计算各组出现的频率。然后将各组的频率依次累加。其累积频率就是保证率。
    • 8.
      信博雅释义:即信义、渊博且高尚美好之人,用来形容人的品格中的三种重要要素。
    • 9.
      信息资源释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 10.
      元素释义:⒈要素。⒉在代数学中组成联合的各个部分,如723和312中的7,2,3,1。在几何学中构成图形的各个部分,如构成三角形的边和角。⒊化学上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氧元素、铁元素。
    • 11.
      公共关系学释义: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关系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研究内容有:公共关系的性质、构成要素和职能目标,公关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效应,公共关系的应用与务实技术等。
    • 12.
      六大释义:⒈商周时六种官职之总称。 ⒉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六界”。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 13.
      内容释义:⒈哲学范畴。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⒉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东西或意义:内容丰富。
    • 14.
      内容与形式释义: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内容活跃,形式相对稳定,两者既相适合又不绝对适合。
    • 15.
      原质释义:⒈指元素。⒉引申指基本要素。
    • 16.
      变率释义:⒈变化的速度。严复《原强》:“今者外力逼迫,为我权借,变率至疾,方在此时。”⒉表示数列平均变动程度的量。气象上往往指一定时段内(一般取月、季或年)个别气象要素值历年间的变化程度。
    • 17.
      可分与不可分释义:反映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范畴。可分指物质系统各层次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的要素或部分,这些要素或部分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质;不可分指任何一个层次都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关节点”,是特定时空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 18.
      品牌载体释义:密切品牌与消费者联系品牌要素体。
    • 19.
      四要素开头法释义:是开头直接简单交代要素写作方法。
    • 20.
      国民收入释义:一国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新创造的价值。即从全年的总产值中,扣除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外的全部价值。其实物形式是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作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后备等的生产资料。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国民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广义的国民收入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五个总量;狭义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它等于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暂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即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之和。

要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大释义: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
    • 2.
      下挂账户释义:确认某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意思。
    • 3.
      乐感释义:指人在创作、演奏、欣赏等音乐活动时因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产生的感觉和知觉。 有时也专指对音乐的高低,强弱等特性的听辨能力。
    • 4.
      事象释义:⒈事物的形象。鲁迅《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将精气吹入所描写的事象里,使它苏生;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尘嚣的市街中,发见诗歌底要素。”⒉事情,现象。巴金《爱情三部曲·雨》七:“她有一颗纯白的心,不知道这社会上的种种事象。”
    • 5.
      二元流释义:指运动要素仅随两个坐标(包括曲线坐标)变化的液流。
    • 6.
      伪音释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假装的声音”,意思就是伪装成别的声音,这就是伪声。 伪声可用于多方面,大部分用于反串。伪声有三大要素,一是声带,二是气息,三是共鸣。伪声也包括同性别间声音的模仿。
    • 7.
      保证率释义:某气象要素值小于或大于某一数值的可靠程度。通常以某气象要素在长时期内小于或大于某一数值的累积频率来表示。常用分组法计算保证率。首先将气象要素值分为几组。统计各组出现的次数。计算各组出现的频率。然后将各组的频率依次累加。其累积频率就是保证率。
    • 8.
      信博雅释义:即信义、渊博且高尚美好之人,用来形容人的品格中的三种重要要素。
    • 9.
      信息资源释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 10.
      元素释义:⒈要素。⒉在代数学中组成联合的各个部分,如723和312中的7,2,3,1。在几何学中构成图形的各个部分,如构成三角形的边和角。⒊化学上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氧元素、铁元素。
    • 11.
      公共关系学释义: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关系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研究内容有:公共关系的性质、构成要素和职能目标,公关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效应,公共关系的应用与务实技术等。
    • 12.
      六大释义:⒈商周时六种官职之总称。 ⒉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六界”。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 13.
      内容释义:⒈哲学范畴。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⒉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东西或意义:内容丰富。
    • 14.
      内容与形式释义: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内容活跃,形式相对稳定,两者既相适合又不绝对适合。
    • 15.
      原质释义:⒈指元素。⒉引申指基本要素。
    • 16.
      变率释义:⒈变化的速度。严复《原强》:“今者外力逼迫,为我权借,变率至疾,方在此时。”⒉表示数列平均变动程度的量。气象上往往指一定时段内(一般取月、季或年)个别气象要素值历年间的变化程度。
    • 17.
      可分与不可分释义:反映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范畴。可分指物质系统各层次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的要素或部分,这些要素或部分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质;不可分指任何一个层次都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关节点”,是特定时空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 18.
      品牌载体释义:密切品牌与消费者联系品牌要素体。
    • 19.
      四要素开头法释义:是开头直接简单交代要素写作方法。
    • 20.
      国民收入释义:一国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新创造的价值。即从全年的总产值中,扣除用于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外的全部价值。其实物形式是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作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后备等的生产资料。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国民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广义的国民收入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五个总量;狭义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它等于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暂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即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之和。

要素造句

1.做人就要素雅淡洁,清就是清,白就是白,如同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在撰写任何新闻稿的时候,都需要表述清楚的五项基本要素

3.随着你通透全书,你将获得怎样定义故事要素,怎样统筹故事发展,以及联系全文的知识。

4.不均衡的跟风行为是剧烈的市场崩溃所必须的要素

5.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6.交待记叙要素有时是按简历的方式写出来的,通常是段与段之间。

7.做好老师的第一要素是眼睛永远看着学生。

8.多麽耸人听闻的事!具备连续剧的一切要素

要素(yao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要素是什么意思 要素读音 怎么读 要素,拼音是yào sù,要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要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