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军正 军正的意思
jūnzhèng

军正

简体军正
繁体軍正
拼音jūn zhèng
注音ㄐㄨㄣ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的正副职军官。

军正的意思

军正 [jūn zhèng]

1. 军中执法官。

军正 引证解释

⒈ 军中执法官。

《列子·说符》:“好兵者之 楚,以法干 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三年》:“遐 为军正将军,帅步骑二万拒之。”
胡三省 注:“古有军正。 《黄帝法》曰,正无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盖军中执法者也。 张氏 遂以为将军之号。”


军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幕释义:⒈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⒉引申指进入内室。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⒊指入为幕僚。唐 贾岛《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金 元好问《送樊顺之》:“王粲 从军正年少,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入幕宾”。
    • 2.
      六监释义:王莽 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位皆上卿,号称“六监”。《汉书·王莽传中》:“﹝ 始建国 元年﹞更名光禄勋曰司中,太僕曰太御,衞尉曰太衞,执金吾曰奋武,中尉曰军正,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号曰六监。”
    • 3.
      军正释义:军中执法官。《列子·说符》:“好兵者之 楚,以法干 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三年》:“遐 为军正将军,帅步骑二万拒之。”胡三省 注:“古有军正。《黄帝法》曰,正无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盖军中执法者也。张氏 遂以为将军之号。”
    • 4.
      后距释义:⒈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⒉亦作“后拒”。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为贰师后距。”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明 李东阳《五丈原》诗:“侯归上天多旧伍,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 5.
      甲卒释义:⒈披甲的士卒。泛指士兵。《淮南子·览冥训》:“是故质壮轻足者,为甲卒。”高诱 注:“甲,鎧也。在车曰士,步曰卒。”晋 潘岳《西征赋》:“超 遂遁而奔 狄,甲卒化为京观。”唐 杜甫《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甲卒身虽贵,书生道固殊。”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王莽 在 始建国 二年(公元10年)从各地征发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并搜刮了大量军粮。”⒉执刑的役卒。宋 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甲卒以木驴、石砭、火印、木丸之属列廷下,吏具成案,律书盈几,呼军正案法。”
    • 6.
      赵尔丰释义:(1845-1911)清末官员。汉军正蓝旗人。曾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残杀请愿民众,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他煽动兵变,后被杀死。
    • 7.
      髫髻释义:谓垂髫与辫髻。借指幼年。《广阳杂记》卷二引 清 钱驭少《居庸关》诗:“髫髻生当战伐年,南军正戍 白狼 烟。”

军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幕释义:⒈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⒉引申指进入内室。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⒊指入为幕僚。唐 贾岛《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金 元好问《送樊顺之》:“王粲 从军正年少,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入幕宾”。
    • 2.
      六监释义:王莽 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位皆上卿,号称“六监”。《汉书·王莽传中》:“﹝ 始建国 元年﹞更名光禄勋曰司中,太僕曰太御,衞尉曰太衞,执金吾曰奋武,中尉曰军正,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号曰六监。”
    • 3.
      军正释义:军中执法官。《列子·说符》:“好兵者之 楚,以法干 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三年》:“遐 为军正将军,帅步骑二万拒之。”胡三省 注:“古有军正。《黄帝法》曰,正无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盖军中执法者也。张氏 遂以为将军之号。”
    • 4.
      后距释义:⒈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⒉亦作“后拒”。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为贰师后距。”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明 李东阳《五丈原》诗:“侯归上天多旧伍,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 5.
      甲卒释义:⒈披甲的士卒。泛指士兵。《淮南子·览冥训》:“是故质壮轻足者,为甲卒。”高诱 注:“甲,鎧也。在车曰士,步曰卒。”晋 潘岳《西征赋》:“超 遂遁而奔 狄,甲卒化为京观。”唐 杜甫《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甲卒身虽贵,书生道固殊。”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王莽 在 始建国 二年(公元10年)从各地征发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并搜刮了大量军粮。”⒉执刑的役卒。宋 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甲卒以木驴、石砭、火印、木丸之属列廷下,吏具成案,律书盈几,呼军正案法。”
    • 6.
      赵尔丰释义:(1845-1911)清末官员。汉军正蓝旗人。曾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残杀请愿民众,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他煽动兵变,后被杀死。
    • 7.
      髫髻释义:谓垂髫与辫髻。借指幼年。《广阳杂记》卷二引 清 钱驭少《居庸关》诗:“髫髻生当战伐年,南军正戍 白狼 烟。”

军正造句

1.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是从这条大道上长驱直入,解放这座英雄城市的。

2.军正以雷厉风行之力,向敌军挺进。

3.军正在追剿敌人的残余势力。

4.筑路大军正在紧张地铺设铁轨。

5.两位老将军正在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6.军正得意呢,不料我军暗渡陈仓,占领了军火库。

7.只见将军正襟危坐,威风凛凛。

军正(ju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军正是什么意思 军正读音 怎么读 军正,拼音是jūn zhèng,军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军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