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恶 [kǔ è]
1. 犹苦窳。谓质粗劣,不坚致。
苦恶 引证解释
⒈ 犹苦窳。谓质粗劣,不坚致。
引《管子·度地》:“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
《史记·平準书》:“式 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彊令民卖买之。”
司马贞 索隐:“器苦恶。苦音楛,言苦其器恶而买卖也。言器苦窳不好。凡病之器云苦。”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
苦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丑地释义:⒈指东北偏北方位。 ⒉苦恶之地。常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2.
六井释义:又称 钱塘 六井。 即: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唐 李泌 做 杭州 刺史时,因居民饮水苦恶,引 西湖 水而成。井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内,多已湮没。《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为 杭州 刺史,始筑堤捍 钱塘湖,钟洩其水,溉田千顷;復浚 李泌 六井,民赖其汲。”《宋史·苏轼传》:“﹝ 軾 ﹞后造堰牐,以为湖水畜洩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参阅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三。
- 3.
均输释义:⒈汉武帝 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準书》:“桑弘羊 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谓诸当所输於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於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⒉北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于
- 4.
姑恶释义:鸟名。叫声似“姑恶”,故名。也叫“苦恶鸟”、“白胸秧鸟”。
- 5.
完坚释义:⒈完好坚固。《吴子·治兵》:“车骑之具,鞍勒衔轡,必令完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普 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旧唐书·高骈传》:“蜀 土散恶,成都 比无垣墉,駢 乃计每岁完葺之费,甃之以塼甓,雉堞由是完坚。”宋 王安石《省兵》诗:“前攻已破散,后距方完坚。”⒉指完好坚固之物。《管子·度地》:“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汉 贾谊《新书·瑰玮》:“夫雕文刻鏤周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鏤纤巧,以相竞高。”
- 6.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释义: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 7.
甘蓼释义:⒈谓甘于困苦,不易操守。语出《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王逸注:“言蓼虫处辛烈,食苦恶,不能知徙於葵菜,食甘美,终以困苦而癯瘦也。以喻己修洁白,不能变志易行以求禄位,亦将终身贫贱而困穷也。”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谅难求标标,聊欲取錚錚。几嘆虫甘蓼,还思鹿美苹。”⒉犹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