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函牍 函牍的意思
hán

函牍

简体函牍
繁体函牘
拼音hán dú
注音ㄏㄢˊ ㄉ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匣,盒子。【组词】:石函。剑函。(2) 套子,引申为量词。【组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3) 信件。【组词】:函件。公函。来函。(4) 包含,容纳。【例句】: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5) 铠甲。【例句】:函人(制甲的人)。

dú,(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例句】: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2) 古代乐器名。

基本含义

指书信、公文等文字资料。

函牍的意思

函牍 [hán dú]

1. 书信;信件。

函牍 引证解释

⒈ 书信;信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起居》:“今人函牘往来,多用‘起居’字。”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至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国语词典

函牍 [hán dú]

⒈ 放置于匣中的书简。后泛指一般的书籍。

尺牍


函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书释义:⒈公文、书信、契约等。⒉某些机关或部队中从事公文、信件工作的人员。
    • 2.
      书信释义:信常有书信往来。
    • 3.
      信札释义:书信。
    • 4.
      尺牍释义: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尺牍大全》(教人如何写信的书)。
    • 5.
      文牍释义:⒈公文、书信的总称。⒉旧时称担任文牍工作的人。
    • 6.
      书翰释义: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 7.
      尺素释义: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 晋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 也用以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8.
      尺简释义:⒈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⒉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 9.
      尺书释义:⒈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⒉指书信。⒊指诏书。

函牍(han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函牍是什么意思 函牍读音 怎么读 函牍,拼音是hán dú,函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函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