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独王 独王的意思
wáng

独王

简体独王
繁体獨王
拼音dú wáng
注音ㄉㄨˊ 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ú,(1) 单一,只有一个。【组词】: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2) 老而无子。【组词】:鳏寡孤独。(3)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4) 〔独孤〕复姓。(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基本含义

指独自称王,独断专行,不听他人意见。

独王的意思

独王 [dú wáng]

1. 犹独夫。暴君。

独王 引证解释

⒈ 犹独夫。暴君。

《管子·形势》:“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管子·权修》:“故功之不立,名之不章,为之患者三:有独王者;有贫贱者;有日不足者。”
尹知章 注:“﹝独王﹞谓无党也。”


独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谢絶释义:婉言拒绝或推辞。《史记·儒林列传》:“申公 耻之,归 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復谢絶宾客,独王(鲁恭王)命召之乃往。”唐 权德舆《祭子婿独孤少监文》:“谢絶人寰,屏居鄠田。”萧乾《凤凰坡上》三:“走近了才看出写的是‘养猪重地,谢绝参观’。”
    • 2.
      天骨释义:⒈星相家谓天庭多奇骨者,人物杰出。 多指人的气度、格调而言。《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汉 蔡邕《荆州刺史庾侯碑》:“视(或作“朗”)鉴出於自然,英风发乎天骨。”唐 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旻上人 天骨多奇,神情独王。”明 张煌言《春心》诗:“天骨原萧散,能消许事侵。”⒉称美诗文风骨。宋 王安石《寄慎伯筠》诗:“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⒊指骏马的躯干。《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安平 赵孔曜 荐 輅 於 冀州 刺史”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曰:“然见 清河郡 内有一騏驥,拘縶后廐歷年,去 王良、伯
    • 3.
      榷会释义:为商贾说合交易并总计其财货以征税。 《史记·五宗世家》:“而 赵王 擅权,使使即县为贾人榷会,入多於国经租税,以是 赵王 家多金钱。”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平会两家买卖之贾也。榷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司马贞 索隐:“谓为贾人专榷买卖之贾,侩以取利,若今之和市矣。”
    • 4.
      渐靡释义:⒈浸润感化。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外物之动性,若神之不守也,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赞》:“此非独王也,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渐读如渐渍之渐,靡与摩同。渐靡即渐摩。”参见“渐摩”。⒉谓依水的流势。《晋书·刘颂传》:“譬由行舟,虽不横截迅流,然俄向所趣,渐靡而往,终得其济。”《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然当渐靡而往,稍向所趋,然后得济也。”胡三省 注:“济大川者,虽曰横絶大川,乱流而渡,然必因水势渐靡,而行舟向其所趋,以登陆之路,然后

独王(du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独王是什么意思 独王读音 怎么读 独王,拼音是dú wáng,独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独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