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市易法 市易法的意思
shì

市易法

简体市易法
繁体
拼音shì yì fǎ
注音ㄕˋ 一ˋ ㄈㄚ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组词】: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组词】:市义。市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组词】:城市。都(dū)市。市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组词】:北京市。南京市。(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组词】:市制。市尺。市斤。

yì,(1) 不费力,与“难”相对。【组词】: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2) 和悦。【例句】:平易(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组词】:易手。易地。变易。(4) 交换。【组词】:交易。贸易。(5) 轻慢。【组词】:贵货易土。(6) 芟治草木。【例句】: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市易法是指在市场交易中遵循法律法规,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交易的行为。

市易法的意思

市易法 [shì yì fǎ]

1. 宋·王安石新法之一。

市易法 引证解释

⒈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 宋神宗 熙宁 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 汴京 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 元丰 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市易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市易务释义:官署名。 宋 王安石 推行市易法时所置。参见“市易法”。
    • 2.
      市易司释义:官署名。 宋 王安石 推行市易法时所置。参见“市易法”。
    • 3.
      市易法释义: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宋神宗 熙宁 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 汴京 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 元丰 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 4.
      市易释义:⒈交易;贸易。《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柔 尝使 琮 齎米数千斛到 吴,有所市易。”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復脱衣市易。”清 唐甄《潜书·更币》:“古者言富,唯在五穀;至于市易,则有龟、贝、金钱、刀布之币。”⒉指购买。清 昭槤《啸亭杂录·书贾语》:“贾者云:‘近二十餘年,坊中久不贮此种书,恐其无人市易,徒伤貲本耳!’”⒊即市易法。宋 王安石 推行的新法之一。《宋史·食货志下八》:“市易之设,本 汉 平準,将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
市易法是什么意思 市易法读音 怎么读 市易法,拼音是shì yì fǎ,市易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市易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