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言数 言数的意思
yánshù

言数

简体言数
繁体言數
拼音yán shù
注音ㄧㄢˊ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shù shǔ shuò,(1) 屡次。【例句】: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基本含义

言辞、言论的多少或数量。

言数的意思

言数 [yán shù]

1. 言语表达的教理。

3. 字数。

言数 引证解释

⒈ 言语表达的教理。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六·僧肇》:“经曰:‘真解脱者,离於言数,寂灭永安,无终无始。’”

⒉ 字数。

唐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序:“凡为 韶州 所用者置不取,其声律言数如之。”


言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千释义:⒈《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⒉泛言数目之多。三国 魏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唐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⒊指三千大千世界。南朝 宋
    • 2.
      三告投杼释义: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 3.
      三蓬释义:犹言数抔土。
    • 4.
      亿千释义:极言数之多。
    • 5.
      四厢乐歌释义:晋 与 南朝 宋 齐 时,朝会燕飨所用的乐歌,统称四厢乐歌。《南齐书·乐志》:“元会大饗四厢乐歌辞,晋 泰始 五年太僕 傅玄 撰。正旦大会行礼歌诗四章,寿酒诗一章,食举东西厢乐十三章,黄门郎 张华 作。上寿食举行礼诗十八章,中书监 荀 勗、侍郎 成公绥,言数各异。宋 黄门郎 王韶之 造《肆夏》四章,行礼一章,上寿一章,登歌三章,食举十章,《前后舞歌》一章。齐 微改革,多仍旧辞。”参阅《晋书·乐志》、《宋书·乐志》。
    • 6.
      恒语释义:常语。清 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至三年、七年,乃古人恆语。古凡言数者必三、五、七。”
    • 7.
      无万大千释义: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 8.
      百亿释义:⒈极言数目之多。⒉佛教语。指世界及众生。
    • 9.
      秉握释义:一握稻把。言数量少。
    • 10.
      贯联释义:⒈连接。唐 李宗闵《故丞相尚书左仆射太尉王公神道碑》:“首尾贯联,已二十年。”宋 吴自牧《梦粱录·西湖》:“南北诸峯,嵐翠环合,遂与 苏堤 贯联也。”⒉指牵涉关联。宋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然九经言数十万餘,注义累倍之,旁又贯联他书,学而记之乎?虽明者不能尽也。”
    • 11.
      选一选二释义:犹言数一数二。 谓出类拔萃。

言数(yan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言数是什么意思 言数读音 怎么读 言数,拼音是yán shù,言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言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