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内 南内的意思
nánnèi

南内

简体南内
繁体南內
拼音nán nèi
注音ㄋㄢˊ ㄋ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基本含义

指朝廷官吏、官场。

南内的意思

南内 [nán nèi]

1. 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后为宫,位于大明宫(东内)之南,故名。

2. 南宋皇帝居住的地方。

4. 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南内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 长安 的 兴庆宫。原系 玄宗 为藩王时故宅,后为宫,位于 大明宫 (东内)之南,故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西宫 南内 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新唐书·后妃传下·穆宗贞献萧皇后》:“初, 大和 中, 懿安太后 居 兴庆宫 ……帝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謁,率繇复道至 南内。”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朕自幸 蜀 还京,退居 南内,每日只是思想妃子。”

⒉ 南宋 皇帝居住的地方。 《宋史·舆服志六》:“中兴,服御惟务简省,宫殿尤朴。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 南内,本 杭州 治也。

绍兴 初,创为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官家恭请太上、太后来日就 南内 排当。”

⒊ 明 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皇城一》:“缎疋库库神庙,在内 东华门 外小南城,名 里新库,即 明 英宗 所居之 南内

永乐 中所谓 东苑 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南内 汤池仍蔓草, 东陵 輦路又斜阳。”


国语词典

南内 [nán nèi]

⒈ 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在蓬莱宫之南,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故称为「南内」。

《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下·贞献萧太后传》:「帝每日问安及岁时庆谒,率繇复道至南内,群臣及命妇诣宫门候起居。」
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⒉ 南宋皇帝居住的殿宇。

《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宫室》:「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南内。」
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干淳奉亲》:「官家恭请太上、太后来日就南内排当。」

⒊ 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称为「南内」。乃英宗为上皇时所居。

清·孔尚任《桃花扇·续四〇出》:「南内汤池仍蔓草,东陵辇路又斜阳。」


南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纨释义:⒈洁白的细绢。《汉书·地理志下》:“后十四世,桓公 用 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紈綺绣纯丽之物。”颜师古 注:“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絜如冰者也。紈,素也。”唐 许敬宗《麦秋赋》:“非甘泉而涤景,异寒气而浮凉。却冰紈於宝笥,屏珍簟於披香。”清 吴伟业《宫扇》诗:“玳瑁帘开南内宴,沉香匣啟西川扇。蝉翼描来云母轻,冰紈製就天孙艳。”⒉代指绢制的团扇。宋 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节贴子词·皇帝阁》:“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紈。”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四折:“那时匆匆
    • 2.
      区升町释义:位于岩手县西南内陆部,属胆泽郡的一町。
    • 3.
      南主町释义:位于岩手县西南内陆部,属胆泽郡的一町。
    • 4.
      南正町释义:位于岩手县西南内陆部,属胆泽郡的一町。
    • 5.
      吟叫释义:⒈鸣叫。 南朝 梁 伏挺《致徐勉书》:“凉野寂寞,寒虫吟叫。”鲁迅《呐喊·鸭的喜剧》:“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⒉指有节奏的叫卖声。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更有 御街 州桥 至南内前趂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元 吴渭《月泉吟社诗·戴东老》:“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⒊指模仿叫卖声的口技。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吟叫》:“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採其声调,閒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於世,又谓之吟叫也。”
    • 6.
      山木释义:⒈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南朝 宋 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唐 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⒉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李善 注引《淮南子》:“赵王 迁流 房陵,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清 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 7.
      浑浑沈沈释义:广大貌。 《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 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 8.
      琼花释义: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唐 李白《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琼花》:“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淳熙 中,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
    • 9.
      瓜步释义:地名。 在 江苏 六合 东南。有 瓜步山,山下有 瓜步镇。古时 瓜步山 南临 大江,南北朝 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北魏 太武帝 攻 宋,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 江 威胁 建康(今 南京市)。明 清 时设巡检司于 瓜步镇。步,今写作“埠”。唐 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诗:“日落 龙门 外,潮生 瓜步 前。”宋 陆游《登赏心亭》诗:“黯黯 江 云 瓜步 雨,萧萧木叶 石城 秋。”清 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南内方看起 桂宫,北兵早报临 瓜步。”
    • 10.
      画迹释义:⒈亦作“画跡”。亦作“画蹟”。画的笔法。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天寳 初,自 南内 移来,画迹拙俗。”一本作“画蹟”。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孟仲晖》:“善写貌,笔迹类 陈閎,又似 阎令。时有 杜景祥、王允之,竝画迹与 仲暉 相近也。”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绍宗》:“父 修礼,画跡与 殷仲容 相类,亦善书。”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近人有收《汉祖过沛图》者,画蹟颇佳。”⒉绘画的遗迹。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会暇日,游 大兴善寺 ……游及
    • 11.
      磨淬释义:磨砺,锻炼。唐 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宋 苏辙《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魏华 自磨淬,峻秀不包裹。”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刘得仁》:“鏗鏘金玉,难合同流,而不厌於磨淬。”明 李东阳《祁阳县学重修记》:“尔诸生归而求之,洗濯磨淬,入圣贤之域,庶几尔业与兹学其俱新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晋 之东,犹振刷磨淬,灭 慕容,灭 姚秦,灭 李蜀,是虫死不僵,虎毙犹立也。以此言之,宋 尚不得比 晋,而况 汉 唐 乎?”
    • 12.
      红桃释义:⒈红色桃花。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緑柳,墟囿散红桃。”唐 薛能《重游通波亭》诗:“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⒉指桃红色。清 陈维崧《百字令·送钮书城之任项城》词:“綬染红桃,符分铜虎,差足云豪耳。”⒊人名。传说为 唐玄宗 妃 杨玉环 的侍者。《说郛》卷十九引 宋 王灼《碧鸡漫志》:“及 安史 之乱,世颇思 宪 审音。而《杨妃外传》乃谓上皇居南内,夜与妃侍者 红桃 歌妃所製《凉州词》。上因广其曲,今流传者益加。”
    • 13.
      角圭释义:有楞角的圭玉。比喻锋芒。唐 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方世举 注:“角圭,即圭角也。”宋 苏轼《秧马歌》:“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参见“圭角”。
南内是什么意思 南内读音 怎么读 南内,拼音是nán nèi,南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