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公 自公的意思
gōng

自公

简体自公
繁体
拼音zì gōng
注音ㄗˋ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自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代自己公正廉明,没有私心私欲的行为和态度。

自公的意思

自公 [zì gōng]

1. 《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传:“公,公门也。”马瑞辰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诗》言退食自公,正着其尽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

自公 引证解释

⒈ 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

《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公,公门也。”
《诗》言退食自公,正著其尽心奉公。”
《汉书·循吏传·朱邑》:“大司农 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谓淑人君子。”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自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澣释义:⒈亦作“休浣”。 指官吏按例休假。南朝 宋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唐 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诗:“郎宫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元 马祖常《寄舒真人》诗:“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 沂。”清 袁枚《随园随笔·典礼》:“宋 时百司,十日一休假谓之休澣。”⒉泛指休息。《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时以 青州 未平,命军士休澣以俟东征。”
    • 2.
      公门释义:⒈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⒉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
    • 3.
      凶妄释义:凶恶狂妄。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延龄 凶妄,流布寰区,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舆臺贱品,諠諠谈议。”
    • 4.
      凶灾释义:凶年灾荒。亦泛指灾难,灾祸。《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汉书·朱邑传》:“大司农 邑,亷洁守节,退食自公……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閔之。”宋 陆游《即席》诗之一:“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清 刘大櫆《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飢乏。”
    • 5.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6.
      北门释义:⒈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唐 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明 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宋 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7.
      华竞释义:争尚浮华的风气。《晋书·李重传》:“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謁,特留心隐逸,由是羣才毕举。”《旧唐书·儒学传序》:“高宗 嗣位,政教渐衰,薄於儒术,尤重文吏。於是醇醲日去,华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也。”《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五年》:“自公卿以下,以所居为正,无復县客,远属异土,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则华竞自息,各求於己矣。”
    • 8.
      均田释义:⒈汉 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 贤 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 贤 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⒉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
    • 9.
      埃特纳火山释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喷发时岩浆从侧面许多小喷火口喷出。自公元前475年以来,共喷发二百多次,是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至今常有黑烟喷出。建有盘山公路和缆车,供旅游者登山观赏火山胜景。
    • 10.
      执政官释义:在古代欧洲,主要指称古代希腊城邦和罗马的高级长官。 在雅典,约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选举九名执政官,首席执政官,掌握内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来命名他任职的那一年,又称“名年执政官”。在罗马,从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选两名执政官,当年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掌握军政大权。战时为军队最高统帅。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
    • 11.
      散局释义:⒈谓团体解散。清 林则徐《英吉利等国烟贩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该国自公司散局以后,於 道光 十六年派有四等职夷人 义律,到 澳门 经营商榷,谓之领事。”⒉谓不是主管的官员。《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尔 青城县 主簿 薛伟,家本 吴 人,官亦散局。”
    • 12.
      斗食释义:⒈谓日食一斗粮。《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据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则一斗,以终岁计之,当三十六石也。”⒉俸禄微薄的小官。《战国策·秦策三》:“其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颜师古 注:“《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説,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宋 司马光《远谋》:“上自公卿,下
    • 13.
      施行释义:⒈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⒉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施行手术。
    • 14.
      显仕释义:高官;显宦。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餘光者,盖亦有年矣。”清 曾国藩《葛寅轩先生家传》:“孝廉方正之科,詔开六七次,而由之以践歷显仕者特少。”
    • 15.
      棘喉释义:谓芒刺在喉。喻食物难以下咽或有话碍难出口。清 钱谦益《若活一百年》诗:“朝飱棘喉饭,夕饮攒眉酒。”清 钱谦益《<顾端文公文集>序》:“人所棘喉薄吻,噤不敢言者,皆自公发之。”
    • 16.
      欢欣鼓舞释义:形容非常高兴振奋。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欢欣:喜欢,快乐。鼓舞:兴奋。
    • 17.
      羔羊素丝释义:《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 18.
      自公释义:《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公,公门也。”马瑞辰 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
    • 19.
      蜿蜿虵虵释义:逶迤,从容自得貌。 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唐 韩愈《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
    • 20.
      资政院释义:清 末所设的中央谘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谘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 袁世凯 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

自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澣释义:⒈亦作“休浣”。 指官吏按例休假。南朝 宋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唐 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诗:“郎宫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元 马祖常《寄舒真人》诗:“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 沂。”清 袁枚《随园随笔·典礼》:“宋 时百司,十日一休假谓之休澣。”⒉泛指休息。《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时以 青州 未平,命军士休澣以俟东征。”
    • 2.
      公门释义:⒈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⒉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
    • 3.
      凶妄释义:凶恶狂妄。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延龄 凶妄,流布寰区,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舆臺贱品,諠諠谈议。”
    • 4.
      凶灾释义:凶年灾荒。亦泛指灾难,灾祸。《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汉书·朱邑传》:“大司农 邑,亷洁守节,退食自公……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閔之。”宋 陆游《即席》诗之一:“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清 刘大櫆《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飢乏。”
    • 5.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6.
      北门释义:⒈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唐 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明 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宋 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7.
      华竞释义:争尚浮华的风气。《晋书·李重传》:“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謁,特留心隐逸,由是羣才毕举。”《旧唐书·儒学传序》:“高宗 嗣位,政教渐衰,薄於儒术,尤重文吏。於是醇醲日去,华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也。”《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五年》:“自公卿以下,以所居为正,无復县客,远属异土,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则华竞自息,各求於己矣。”
    • 8.
      均田释义:⒈汉 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 贤 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 贤 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⒉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
    • 9.
      埃特纳火山释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喷发时岩浆从侧面许多小喷火口喷出。自公元前475年以来,共喷发二百多次,是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至今常有黑烟喷出。建有盘山公路和缆车,供旅游者登山观赏火山胜景。
    • 10.
      执政官释义:在古代欧洲,主要指称古代希腊城邦和罗马的高级长官。 在雅典,约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选举九名执政官,首席执政官,掌握内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来命名他任职的那一年,又称“名年执政官”。在罗马,从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选两名执政官,当年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掌握军政大权。战时为军队最高统帅。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
    • 11.
      散局释义:⒈谓团体解散。清 林则徐《英吉利等国烟贩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该国自公司散局以后,於 道光 十六年派有四等职夷人 义律,到 澳门 经营商榷,谓之领事。”⒉谓不是主管的官员。《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尔 青城县 主簿 薛伟,家本 吴 人,官亦散局。”
    • 12.
      斗食释义:⒈谓日食一斗粮。《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据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则一斗,以终岁计之,当三十六石也。”⒉俸禄微薄的小官。《战国策·秦策三》:“其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颜师古 注:“《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説,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宋 司马光《远谋》:“上自公卿,下
    • 13.
      施行释义:⒈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⒉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施行手术。
    • 14.
      显仕释义:高官;显宦。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餘光者,盖亦有年矣。”清 曾国藩《葛寅轩先生家传》:“孝廉方正之科,詔开六七次,而由之以践歷显仕者特少。”
    • 15.
      棘喉释义:谓芒刺在喉。喻食物难以下咽或有话碍难出口。清 钱谦益《若活一百年》诗:“朝飱棘喉饭,夕饮攒眉酒。”清 钱谦益《<顾端文公文集>序》:“人所棘喉薄吻,噤不敢言者,皆自公发之。”
    • 16.
      欢欣鼓舞释义:形容非常高兴振奋。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欢欣:喜欢,快乐。鼓舞:兴奋。
    • 17.
      羔羊素丝释义:《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 18.
      自公释义:《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公,公门也。”马瑞辰 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
    • 19.
      蜿蜿虵虵释义:逶迤,从容自得貌。 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唐 韩愈《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
    • 20.
      资政院释义:清 末所设的中央谘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谘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 袁世凯 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

自公造句

1.叁年前,他自公司捲款潜逃后,便杳如黄鹤,不知去向。

2.叁年前,他自公司卷款潜逃后,便杳如黄鹤,不知去向。

3.尽管来自公众的非议不断,他仍执迷不悟。

4.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自正气。

5.自公司创业后,因为当初筹办得当,至今倒也一帆风顺。

自公(zi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公是什么意思 自公读音 怎么读 自公,拼音是zì gōng,自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