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朝奏 朝奏的意思
cháozòu

朝奏

简体朝奏
繁体
拼音cháo zòu
注音ㄔㄠˊ ㄗ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o zhāo,(1) 早晨。【组词】: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组词】:今朝。明朝。(1) 向着,对着。【组词】: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组词】: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组词】: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组词】:朝代。唐朝。(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6) 姓。

zòu,(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组词】:演奏。奏国歌。奏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组词】: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3) 呈现,取得。【组词】: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朝奏的意思

朝奏 [cháo zòu]

1. 犹朝觐,朝见。

朝奏 引证解释

⒈ 犹朝觐,朝见。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礼讌及年暇,朝奏因岁通。”


朝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叩齿释义:⒈牙齿上下相碰击。古代的一种养生之法。⒉道家所行的祝告仪式之一。叩左齿为鸣天鼓,叩右齿为击天磬,驱祟降妖用之。当门上下八齿相叩,为鸣法鼓,通真、朝奏用之。
    • 2.
      奏事官释义:⒈地方上派遣入朝奏事的官员。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李德裕 奏:镇州 奏事官 高迪 密陈意见二事。”胡三省 注:“方镇遣牙职入奏事,因谓之奏事官。”⒉在朝廷接递奏章的官员。《再生缘》第七一回:“早有奏事官双手接捧本章,呈於龙案。”
    • 3.
      密院释义:宋 代枢密院的省称。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 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於此扫地。”
    • 4.
      日旰释义:天色晚;日暮。《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 戒 孙文子、宁惠子 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杜预 注:“旰,晏也。”杨伯峻 注:“旰,日晚也。”《汉书·张汤传》:“汤 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宋 孔平仲《续世说·箴规》:“韩滉 专政,每奏事或日旰,它相充位而已。”
    • 5.
      朝奏释义:犹朝觐,朝见。南朝 宋 鲍照《还都口号》:“礼讌及年暇,朝奏因岁通。”
    • 6.
      粗悍释义:⒈粗鲁强悍。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步非烟 ﹞向媪而言曰……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八章:“他的连鬓胡子和头发都剃光了,十足一个粗悍的山里人模样。”⒉粗大有力。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胎息》:“凡出入鼻中而有声者,风也;虽无声而结滞不通者,喘也;虽无声亦不结滞而犹粗悍而不细者,气也。”⒊粗疏。清 龚自珍《与人笺》:“大抵国朝奏议,自 雍正 以后,始和平谨质,得臣子之体矣。自 乾隆 三十年以后,始圆美得臣子之例矣。追而上之,颇犹粗悍,或纷披扶疎,沿 明 臣习。
    • 7.
      腊飨释义:犹腊祭。《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三年》:“其腊饗太庙及饗太清宫,元日受朝奏祥瑞,皆停。”
    • 8.
      魏阙心释义:谓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宋 范成大《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 江 行魏闕心。”宋 刘辰翁《行香子·迭韵》词:“叹魏闕心,磻石魄,汨罗 身。”

朝奏(chaoz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朝奏是什么意思 朝奏读音 怎么读 朝奏,拼音是cháo zòu,朝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朝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