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长孙 长孙的意思
zhǎngsūn

长孙

简体长孙
繁体長孫
拼音zhǎng sūn
注音ㄓㄤˇ ㄙ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ng zhǎng,(1) 生长,成长。【组词】:长疮。(2) 增加。【组词】:长知识。(3) 排行第一的。【组词】:长子。长兄。长孙。(4) 辈分高或年纪大。【组词】:长辈。长者。家长。(5) 领导人;负责人。【组词】:部长。校长。

sūn xùn,(1) 同“逊”。

基本含义

指家族中的长子或长孙,也用来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长孙的意思

长孙 [zhǎng sūn]

1. 长子的长子;最年长的孙子。

[ eldest grandson; ]

3. 复姓。

长孙 引证解释

⒈ 长子的长子。后亦指排行最大的孙子。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 高皇帝 长子,推本言之,而大王 高皇帝 适长孙也,当立。”
巴金 《秋》七:“我是个承重孙,长房的长孙, 高 家需要我来撑场面。”

⒉ 复姓。 汉 有 长孙顺。见《汉书·儒林传·赵子》。


国语词典

长孙 [zhǎng sūn]

⒈ 排行最大的孙子。

⒉ 复姓。


长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箭双雕释义:一箭射中两只大雕。见《北史·长孙晟(shèng)传》。比喻一举两得。雕:一种凶猛的鸟。
    • 2.
      丁役释义:⒈服劳役的壮丁。 唐 张籍《西州诗》:“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⒉指成年男子的劳役。《唐律·名例三·徒应役无兼丁》“诸犯徒应,而家无兼丁者”唐 长孙无忌 等疏议:“其残疾既免丁役,亦非兼丁之限。”
    • 3.
      东阁释义:⒈东厢的居室或楼房。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唐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閒扉。”⒉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唐 李商隐《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閤”。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清 龚自珍《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閤”,后世閤、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东閤”。@
    • 4.
      丧主释义:丧事的主持人。 旧丧礼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无嫡长子,则以嫡长孙充任。若当家无丧主,则依次以五服内亲、邻家、里尹来担任。
    • 5.
      亲郊释义:帝王亲出郊祀。《史记·孝武本纪》:“五帝,泰一 之佐也,宜立 泰一 而上亲郊之。”《晋书·冉闵载记》:“射声校尉 张艾 劝 閔 亲郊,以安众心,閔 从之,讹言乃止。”《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亲郊,亲出郊祀也。”《新唐书·裴寂传》:“贞观 初,太宗 亲郊,命 寂 与 长孙无忌 升金輅。”
    • 6.
      代袭释义:谓子孙以先人功勋而承袭其官爵。宋 王禹偁 《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伏奉詔旨,许臣等子代袭刺史者,恩覃延世,代袭专城,命虽已行,事则非次,苟无言而冒宠,则后嗣以罹殃。”
    • 7.
      任圣童释义:汉 任延 的别号。《后汉书·循吏传·任延》:“任延 字 长孙,南阳 宛 人。年十二,为诸生,学於 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
    • 8.
      余印释义:古代州官用于封缄信函、畜产烙印等专项事务的戳记。 因非正式官印,故称。《唐律疏议·贼盗·盗官文书印》:“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餘印,杖一百。”长孙无忌 疏议:“餘印谓给诸州封函及畜产之印,在令式,印应官给,但非官文书之印。”
    • 9.
      余符释义:指兵符、传符等重要符节以外的用于禁苑、交巡等的凭证。 《唐律·贼盗·盗宫殿门符》:“餘符,徒一年。”长孙无忌 疏议:“餘符,谓禁苑及交廵等符。”
    • 10.
      侨治释义:借他处为治所。 《新唐书·王翃传》:“前经略使 陈仁琇、元结、长孙全绪 等皆侨治 藤、梧。翃至,言於众曰:‘我,容州 刺史,安可客治它所?必得 容 乃止。’”《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赐 契丹 东丹王 突欲 姓 东丹,名 慕华,以为 怀化 节度使、瑞、慎 等州观察使”元 胡三省 注:“余按 唐 贞观 十年,以 乌突汗达干部落 置 威州 於 营州 之境,后更名 瑞州,侨治 良乡 之 广阳城。”
    • 11.
      侬阿释义:我。 唐 长孙无忌《新曲》之一:“儂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
    • 12.
      倍论释义: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唐律·名例》:“即以贜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法不等者,即以重贜併满轻贜,各倍论。”注:“倍,谓二尺为一尺。”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令县令受财枉法六疋,合徒三年;不枉法十四疋,亦合徒三年;又监临外窃盗二十九疋,亦徒三年;强盗二疋,亦合徒三年;受所监临四十九疋,亦合徒三年。准此以上五处贜罪,各合徒三年,累於‘受所监临’,总一百疋,仍倍为五十疋,合流二千里之类。”
    • 13.
      倾筐释义:⒈《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 传:“顷筐,畚属,易盈之器也。”陆德明 释文:“《韩诗》云:‘顷筐,欹筐也。’…… 何休 云:‘草器也。’”“顷筐”本指一种斜口的筐子。后亦以“倾筐”指倾倒筐子。《晋书·殷仲堪传》:“行者倾筐以顾念,居者吁嗟以待延。”唐 杜甫《园人送瓜》诗:“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唐 钱起《酬长孙绎蓝溪寄杏》诗:“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⒉《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小序云:“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旧时因以“
    • 14.
      元孙释义:⒈长孙。⒉玄孙。指本人以下的第五代。
    • 15.
      八宝释义:天子八种印玺的总称。《唐律·诈伪》:“诸伪造皇帝八宝者斩。”长孙无忌 疏义:“皇帝有传国神宝,有受命宝、皇帝三宝、天子三宝,是名八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名为镇国、受命二宝,合先帝六璽,是为八宝,命置官以掌之。”
    • 16.
      冢孙释义:嫡长孙。 宋 叶适 《送王通判》诗:“ 左原 冢孙产 巴东 ,山灵地秀兼长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嗣封新建伯》:“ 新建伯 王瑞楼 承勋 , 文成先生 冢孙也。” 严既澄 《不遇》:“谁不知道我是‘大夫第’的冢孙?”
    • 17.
      凌烟阁释义: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太宗 贞观 十七年画功臣像于 凌烟阁 之事最著名。北周 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 凌烟 之阁,言念旧臣;出 平乐 之宫,实思贤傅。”唐 刘肃《大唐新语·褒锡》:“贞观 十七年,太宗 图画 太原 倡义及 秦 府功臣 赵公 长孙无忌、河间王 孝恭、蔡公 杜如晦、郑公 魏徵、梁公 房玄龄、申公 高士廉、鄂公 尉迟敬德、郧公 张亮、陈公 侯君集、卢公 程知节、永兴公 虞世南、渝公 刘政会、莒公 唐俭、英公 李勣、胡公 秦叔宝 等二十四人於 凌烟阁,
    • 18.
      凤影释义:梧桐树的阴影。以凤凰非梧桐不栖,故称。唐 李峤《桐》诗:“春光杂凤影,秋月弄圭阴。”唐 李频《题长孙桐树》诗:“一去龙门侧,千年凤影移。”
    • 19.
      勘合释义:⒈验对符契。古时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凡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须勘合。《唐律·擅兴·应给发兵符而不给》“不以符合从事,或符不合不速以闻,各徒二年”唐 长孙无忌 疏议:“不以符合从事者,谓执兵之司,得左符皆用右符勘合,始从发兵之事。”⒉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宋 叶适《经总制钱一》:“得产有勘合,典卖有牙契。”《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将银五十两买了个勘合,驰驛到京。”《明史·食货志四》:“编置勘合及底簿……转运司亦有底
    • 20.
      参市释义:谓在交易中,第三者从旁抬高或压低价格,惑乱当事者,从中牟利。《唐律·杂律·卖买不和较固》:“若参市,而规自入者,杖八十。已得赃重者,计利準盗论。”长孙无忌 疏议:“参市谓负贩之徒,共相表里,参合贵贱,惑乱外人。”
长孙是什么意思 长孙读音 怎么读 长孙,拼音是zhǎng sūn,长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长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