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折子戏 折子戏的意思
zhézi

折子戏

简体折子戏
繁体折子戲
拼音zhé zi xì
注音ㄓㄜˊ ㄗˇ ㄒㄧ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é zhé zhē,(1) 翻转,倒腾。【组词】:折腾。折跟头。折个儿。(1) 断,弄断。【组词】: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2) 幼年死亡。【组词】:夭折。(3) 弯转,屈曲。【组词】: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4) 返转,回转。【组词】:折返。(5) 损失。【组词】:损兵折将。(6) 挫辱。【组词】:折磨。挫折。百折不挠。(7) 减少。【例句】:折寿(减少寿命)。折扣。(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组词】: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9) 心服。【例句】:折服(①信服;②说服)。(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组词】:折子戏。(11) 判决。【组词】:折狱。(1) 断,绳子折了。(2) 亏损。【组词】:折本生意。(3)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xì hū,(1) 〔於(wū)戏〕同“呜呼”。

基本含义

折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形式,通常指短小精悍、富有戏剧性的戏曲剧目。

折子戏的意思

折子戏 [zhé zi xì]

1. 将全剧中相对独自成戏的段子截取出来,进行专场表演的戏曲形式。

[highlights from opera;]

折子戏 引证解释

⒈ 戏曲术语。在全本戏中情节相对完整、可以独立演出的某一折(出)戏曲。如演整本《牡丹亭》是本戏,只演《春香闹学》或《游园惊梦》是折子戏

刘少奇 《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观众口味是不同的,有的愿听全本戏,有的愿听折子戏,大部分还是喜欢故事性强的戏。”


国语词典

折子戏 [zhé zi xì]

⒈ 元杂剧一本通常分四场,一场称为「一折」,因观众特别喜看戏中某「一折」,故而将此一高潮场次抽出以单独上演的演出型式,即称为「折子戏」。约始于昆曲后期。


折子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安安寻母释义:芗剧传统折子戏。
    • 2.
      折子戏释义:只表演全本中可以独立演出的一段情节的戏曲(区别于“本戏”)。例如演整本《牡丹亭》是本戏,只演其中的《春香闹学》或《游园惊梦》是折子戏。
    • 3.
      本戏释义: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区别于“折子戏”):连台本戏。
    • 4.
      玉簪记释义:传奇剧本。 明代高濂作。取材于《古今女史》。书生潘必正在女贞观遇道姑陈妙常,互生爱情而私自结合。观主发觉,逼必正赴试。后必正得官,迎娶陈妙常。《琴挑》、《偷诗》、《秋江》等折子戏均出于此。
    • 5.
      选场释义:⒈科举考试的试场。元 柯丹丘《荆钗记·议亲》:“春榜动,选场开,收拾行李,上京科举。”《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话説大 宋 徽宗 宣和 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⒉从一部戏剧中挑选出的某一场。《文汇报》1:“上海京剧院在晚会上演出了三出折子戏:《望江亭》选场《庙遇》、《铡美案》和《凤还巢》。”
    • 6.
      零出释义:折子戏。
折子戏是什么意思 折子戏读音 怎么读 折子戏,拼音是zhé zi xì,折子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折子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