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家 外家的意思
wàijiā

外家

简体外家
繁体
拼音wài jiā
注音ㄨㄞˋ ㄐ一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jiā jia jie,(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组词】:回家。老家。安家。(3) 居住。【例句】:“可以家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组词】: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组词】:家畜。家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组词】:酒家。农家。(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组词】: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 学术流派。【组词】: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组词】:一家人家。(10) 姓。(1) 词尾,指一类的人。【组词】:老人家。(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1) 词尾,同“价”。【组词】:整天家。成年家。

基本含义

指与自己家庭、亲属无关的人或事物。

外家的意思

外家 [wài jiā]

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 family of grandmother and grandfather on mother's side; ]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 extra family; ]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 women in extra families; ]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 married woman's parent's home; wife's maiden home; ]

外家 引证解释

⒈ 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 《东观汉记·吴汉传》:“﹝ 吴汉 ﹞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 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以分与昆弟外家。”
《晋书·魏舒传》:“﹝ 魏舒 ﹞少孤,为外家 宁氏 所养。 宁氏 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 魏 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

⒉ 指外戚。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氏 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
《后汉书·崔駰传》:“汉 兴以后,迄于 哀 平,外家二十,保族全身四人而已。”
李贤 注:“外家,当为后家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谓自古戚里侵权,便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国之本。”

⒊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犯者刑及外族” 元 胡三省 注:“男子谓舅家为外家,妇人谓父母之家为外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先太夫人外家 曹 氏,有媪能视鬼。”

⒋ 指男子于正妻之外在别处所置之妾。

梅阡 《骆驼祥子》第一幕:“这些日子老爷子又弄了个‘外家’,还瞒着我,当我不知道呢!”
赵孙诒 《遣兴录》:“你父亲在世之时有一个外家,老身就是你父亲的外老伴儿。”

⒌ 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
司马贞 索隐:“东方朔 亦多博观外家之语,则外家非正经,即史传襍説之书也。”

⒍ 指外家拳。参见“内家拳”。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 明太祖 洪武 爷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 姚广孝 姚少师 留下的,叫作‘外家’。”
陶成章 《浙案纪略》:“当 明 之世,有 少林寺 者,聚徒传拳术,名闻海内,称曰外家。”


国语词典

外家 [wài jiā]

⒈ 女子出嫁后,称其娘家为外家

《晋书·卷四一·魏舒传》:「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金·刘瞻〈春郊〉诗:「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

⒉ 男子于妻室之外,另有所欢而设的居处。

⒊ 妻室以外的妾妇。

⒋ 外戚。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
《汉书·卷一〇·成帝纪·赞曰》:「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於邑。」

⒌ 一种拳法,即少林拳。

《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


外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娘家释义:已婚女子的自己父母的家(区别于“婆家”):回娘家。

外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婆家释义:丈夫的家(区别于“娘家”)。也说婆婆家。

外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逮养释义:犹弃养。谓已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帝以 章懿太后 不逮养,故宠外家踰等。”
    • 2.
      借榻释义:借人床榻睡觉。犹借宿。宋 秦观《寄题赵侯澄碧轩》诗:“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金 元好问《外家南寺》诗:“白头来往人间徧,依旧僧窗借榻眠。”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余年十八,受知于 浙 督 程 公 元章,送入 万松书院 肄业,离家二十里,夜不能归,輒借榻 湖州 沉谦之、永之 寓所。”
    • 3.
      内家拳释义:我国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 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 少林,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相传起于 宋 张三峰,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
    • 4.
      外妹释义:⒈同母异父之妺。《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 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於 施孝叔。”⒉指舅或姨之女。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推 魏公 感外家之情,用 何氏 奉诸姨之敬,念深外妹,亦爱愚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惟 解姥 日往来 吴江府,端 托 晚霞 为外妹,求携去,冀一见之。”
    • 5.
      外家拳释义: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 少林,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起于 张三峰,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参见“外家”。
    • 6.
      外家释义:⒈旧时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⒉与有妻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叫做那个男子的外家。
    • 7.
      外属释义:外家亲属。
    • 8.
      外施释义:对外家施恩泽。
    • 9.
      外舍释义:⒈在外住宿。《管子·戒》:“桓公 外舍,而不鼎馈。”戴望 校正:“外舍,谓出宿於外。”⒉外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於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李贤 注:“外舍,外家。”《后汉书·单超传》:“帝因如厕,独呼 衡 问:‘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李贤 注:“外舍,谓皇后家也。”《魏书·刘彧传》:“彧 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为忻笑。其妻 王氏 以扇鄣面,独无所言。彧
    • 10.
      宿负释义:⒈旧欠的债务。旧时常指拖欠的赋税。《汉书·张敞传》:“敞 皆召见责问,因貰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晋书·武帝纪》:“復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逋债宿负皆勿收。”清 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念当毕婚娶,譬如偿宿负。”⒉指前世的欠债。宋 郭彖《睽车志》卷四:“汝知库耶?业报如此,当随吾还寺,鬼磑作麵供众,以偿宿负。”
    • 11.
      对姻释义:相匹配。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凤 从幼育於外家,就与表兄对姻。只有 娇鸞 未曾许配。”
    • 12.
      归宁喜宴释义:做客、返外家男方须送礼给媒人表示谢意。
    • 13.
      归宁宴释义:归宁,古时流传下来的礼俗,又可称为做客、返外家(闽南语用法)或三朝回门,是指新婚夫妻在结婚的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女方家人此时亦须准备宴客(通常于中午,称做归宁宴或请女婿)。
    • 14.
      抑远释义:谓抑制感情,与之疏远。 《汉书·谷永传》:“勤三纲之严,修后宫之政,抑远骄妬之宠,崇近婉顺之行。”宋 叶适《朝请高公墓志铭》:“宣仁后 临朝九年,尤抑远外家,不私以官。”
    • 15.
      招册释义:记录案件始末、犯人供词等的册子。 《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每年朝审、秋审,先期细览招册。”清 袁枚《随园随笔·招册》:“今官府审案皆有招册,序事之原委及两造口供。按《汉书·外戚传》,宣帝 即位,寻求外家,求得 王媪,媪有供词一段,歷言 翁须 嫁 刘仲卿 事。又《孔稚圭集》有奏上 王奂 在狱中杀 刘兴祖 事,皆琐屑详尽,而古雅可诵,是当时之招册矣。”
    • 16.
      禁昏家释义:唐 代衰落的世家旧族,自为婚姻,潜相聘娶,不与外家通婚,以此自贵,称为“禁昏家”。
    • 17.
      管干释义:⒈犹管勾。管理;办理。《宋史·河渠志五》:“元丰 元年二月,都大提举淤田司言:‘京东、西淤官私瘠地五千八百餘顷,乞差使臣管干。’许之。”宋 岳飞《奏乞侍亲疾札子》:“候臣老母稍安,依旧管干职事,恭听驱策。”⒉指办理具体事务的官员或差人。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长官、管干同署印记。”《水浒传》第六一回:“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
    • 18.
      索纳尔释义:源自德国,是国内高端户外家具品牌,德语中是“阳光”与“太阳”的意思。
    • 19.
      行财释义:⒈行贿。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洪 某枉法行财,罪当死。”参见“行贿”。⒉出纳钱财。《水浒传》第六一回:“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 李都管。”⒊古代婚礼纳聘之称。《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是个穷官,怕他们争行财下礼,所以耽迟着。”参见“纳币”。
    • 20.
      谢公扶病释义:谓不能隐居,未遂素志。 典出《晋书·谢安传》:“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镇 新城,尽室而行,造汎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 江 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篤。”金 元好问《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曲之二:“谢公 扶病,羊曇 挥涕,一醉都休。”

外家(wai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家是什么意思 外家读音 怎么读 外家,拼音是wài jiā,外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