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井灶 井灶的意思
jǐngzào

井灶

简体井灶
繁体
拼音jǐng zào
注音ㄐㄧㄥˇ ㄗ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ng,(1)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2) 形状像井的。【组词】:天井。油井。(3) 整齐,有秩序。【组词】:井然。井井有条。(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5) 姓。

zào,(1)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组词】: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2)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组词】:祭灶。

基本含义

井灶是指家庭中的井和灶,比喻生活安定、家庭和睦。

井灶的意思

井灶 [jǐng zào]

1. 见“井灶”。

井灶 引证解释

⒈ 井与灶。亦借指家园、故居。

《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唐 杜甫 《咏怀》诗之二:“井灶任尘埃,舟航烦数具。”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八年烽燧生灵苦,两弹鈿环井灶空。”

⒉ 四川、云南 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

《清史稿·食货志一》:“盐场井灶,另编排甲。”


井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井灶释义:⒈井与灶。亦借指家园、故居。《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唐 杜甫《咏怀》诗之二:“井灶任尘埃,舟航烦数具。”郭沫若《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八年烽燧生灵苦,两弹鈿环井灶空。”⒉四川、云南 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清史稿·食货志一》:“盐场井灶,另编排甲。”
    • 2.
      井竈释义:⒈井与灶。 亦借指家园、故居。《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唐 杜甫《咏怀》诗之二:“井灶任尘埃,舟航烦数具。”郭沫若《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八年烽燧生灵苦,两弹鈿环井灶空。”⒉四川、云南 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清史稿·食货志一》:“盐场井灶,另编排甲。”
    • 3.
      元亮井释义:晋 陶潜 字 元亮,辞职归隐后赋诗云:“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见《归园田居》诗之四。后以“元亮井”为忆归之典实。唐 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万里忆归 元亮 井,三年从事 亚夫 营。”清 姚鼐《哭鱼门》诗:“送别议联 元亮 井,论文曾许 伯牙 絃。”
    • 4.
      盐法释义:官府管理盐务所制定的政策法令、产销制度和有关则例。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况绢之贵贱,皆不缘盐法。”《新唐书·食货志四》:“乾元 元年,盐铁、铸钱使 第五琦 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元史·食货志五》:“盐法隳坏,亭民消废。”明 沉德符《野获编·司道·盐运使》:“嗣后 耿清惠 以故都运转侍郎,仍出理盐法,歷朝皆特差都转运使董其事。”
    • 5.
      鹿裘释义: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孔颖达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为冬时吉凶衣,里皆有裘。吉时则贵贱有异,丧时则同用大鹿皮为之,鹿色近白,与丧相宜也。”《列子·天瑞》:“孔子 游於 太山,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唐 黄滔《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明 唐寅《焦山》诗:“鹿裘高士帝王师,井灶犹存旧隐基。”
    • 6.
      龈齶释义:⒈牙床和腭。泛指口腔。唐 卢肇《海潮赋》:“呀焉若天地之有齦齶。”清 唐孙华《捕鼠》诗:“我貍行长成,猛气生齦齶。”⒉凹凸不平貌。宋 韩驹《入鸣水洞循源至山上》诗:“我欲蹋惊湍,下穷齦齶石。”宋 叶适《送郑景元》诗:“岁月歷悠长;根株见齦齶。”清 梅曾亮《游小盘谷记》:“由寺北行至 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齦齶之状。”

井灶(jingz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井灶是什么意思 井灶读音 怎么读 井灶,拼音是jǐng zào,井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井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