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凤翔 凤翔的意思
fèngxiáng

凤翔

简体凤翔
繁体鳳翔
拼音fèng xiáng
注音ㄈㄥˋ ㄒ一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g,(1)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组词】: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2) 姓。

xiáng,(1) 〔翔实〕详细而确实。(2) 盘旋地飞而不扇动翅膀。【组词】:滑翔。翱翔。

基本含义

形容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凤翔的意思

凤翔 [fèng xiáng]

1. 凤凰飞翔。(1)表示祥瑞景象。《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汉焦赣《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凤翔。”(2)称颂帝王的兴起或迁都。《文选·张衡〈东京赋〉》:“龙飞白水,凤翔参墟。”薛综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文选·曹冏〈六代论〉》:“龙飞谯沛,凤翔兖豫。”李善注引《魏志》:“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为兖州牧。后太祖迁都于许,许属豫州。”又《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鹊起登吴山,凤翔陵楚甸。”李善注:“孙氏初基武昌,后都建邺,故云吴山,楚甸也。”(3)比喻君子得用。《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李善注:“其龙飞、凤翔,实其分也。”李周翰注:“凤翔、龙飞,喻君子得用。”

凤翔 引证解释

⒈ 凤凰飞翔。(1)表示祥瑞景象。

《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汉 焦赣 《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凤翔。”
(2)称颂帝王的兴起或迁都。 《文选·张衡〈东京赋〉》:“龙飞 白水,凤翔参墟。”
薛综 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
《文选·曹冏〈六代论〉》:“龙飞 譙 沛,凤翔 兖 豫。”
李善 注引《魏志》:“太祖武皇帝,沛国 譙 人,为 兖州 牧。后 太祖 迁都於 许,许 属 豫州。”
又《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孙氏 初基 武昌,后都 建鄴,故云 吴 山, 楚 甸也。”
(3)比喻君子得用。 《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
李善 注:“其龙飞、凤翔,实其分也。”
李周翰 注:“凤翔、龙飞,喻君子得用。”


凤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良释义:⒈三贤臣。指 秦穆公 时的 奄息、仲行、鍼虎。《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毛 传:“三良,三善臣也。谓 奄息、仲行、鍼虎 也。”《史记·蒙恬列传》:“昔者 秦穆公 杀三良而死,罪 百里奚 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哀吊》:“昔三良殉 秦,百夫莫赎。”宋 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秦穆公墓》诗:“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⒉三贤臣。指 春秋 时 郑国 的 叔詹、堵叔、师叔。《左传·僖公七年》:“郑 有 叔詹、堵叔、师叔 三良为政,未
    • 2.
      五京释义:⒈指 唐 代的中京 长安、东京 洛阳、西京 凤翔、南京 成都、北京 太原。《旧唐书·地理志一》:“﹝ 至德 二年﹞十二月,置 凤翔府,号为西京,与 成都、京兆、河南、太原 为五京。”⒉指 唐 时 渤海 的上京 龙泉府、中京 显德府、东京 龙原府、南京 南海府、西京 鸭渌府。《新唐书·渤海传》:“地有五京,十五府。”⒊指 辽 的上京 临潢府、东京 辽阳府、中京 大定府、南京 析津府、西京 大同府。《辽史·地理志一》:“太宗 以 皇都 为上京,升 幽州 为南京,改 南京 为东京,圣宗 城中京,兴宗 升 云州
    • 3.
      五畤释义:又称 五畤原,在今 陕西 凤翔县 南。秦 汉 时祭祀天帝的处所。《史记·孝武本纪》:“上初至 雍,郊见五畤。”张守节 正义:“先是 文公 作 鄜畤,祭 白帝;秦宣公 作 密畤,祭 青帝;秦灵公 作 吴阳上畤、下畤、祭 赤帝、黄帝;汉高祖 作 北畤,祭 黑帝;是五畤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成帝 建始 二年,罢 雍 五畤,始祀皇天上帝於 长安 南郊。”
    • 4.
      亡走凤翔释义:逃亡跑路到了凤翔这个地方。
    • 5.
      伯舅释义:⒈周 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左传·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武、使 孔 赐伯舅胙。’”杨伯峻 注:“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或叔父,谓异姓诸侯为伯舅……《覲礼》所谓‘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同姓小邦则曰叔父’,未必然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师保万民。”汉 贾谊《陈政事疏》:“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⒉母亲的哥哥。唐 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忆昔 凤翔城,齠年是事荣。理家烦伯舅,
    • 6.
      余残释义:⒈指残兵败卒。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前以 西山 陆梁,出兵平讨,会 麴义 餘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⒉指残年馀生。宋 叶适《谢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表》:“存留宿旧,閔惜餘残;非必选贤,示将假宠。”
    • 7.
      佥判释义:⒈即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为 宋 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安恭 为 越州 教授,张子韶 为僉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王安石 ﹞初任 浙江 庆元府 鄞县 知县……转任 扬州 僉判。”⒉指做佥判官。明 汪廷讷《狮吼记·访友》:“下官僉判 凤翔 三年,蒙恩召直史馆。”⒊签名并作判词。明 袁宏道《与倪崧山》:“大约手疲於僉判,眼疲於簿领。”
    • 8.
      元从释义:自始即相随从的人。《魏书·李栗传》:“初随 太祖 幸 贺兰部,在元从二十一人中。”唐 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及幸还,録功,封 武安郡王,号元从功臣。”《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武寧 监军以 李绍真 从 李嗣源,谋杀其元从。”胡三省 注:“元从,谓旧从 李绍真 之将士,所谓义故也。绍真 时从 李嗣源,监军谋杀其元从之留 彭城 者。”
    • 9.
      元侯释义:⒈诸侯之长。《左传·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杜预 注:“元侯,牧伯。”孔颖达 疏:“牧是州长,伯是二伯,虽命数不同,俱是诸侯之长也。”《国语·鲁语下》:“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韦昭 注:“元侯,大国之君。”⒉指重臣大吏。唐 羊士谔《送张郎中赴凤翔府幕》诗:“仙郎佐氏谋,廷议宠元侯。”唐 杜牧《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诗:“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 10.
      公据释义:⒈官府的凭据。 宋 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欲乞立定年限,每句当及三年,如无透漏及私罪情重者,委本县令佐及捕盗官,保明申安抚司给与公据。”《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八年凤翔长春观公据碑》:“凤翔 总管府公据。据全真道人 张志洞 等连状告称‘前去 磻溪谷 復建掌教 丘真人 古跡 长春观 院宇,田地在手,别无凭验,恐有磨障,乞给公据事’,奉总管钧旨,照得:本人所告是实。”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四衙门迁客》:“近日吏部、翰林、科、道外謫者,皆不赴任,仅身至境上,移文索公据,归而待迁。”⒉宋 代的一
    • 11.
      具囿释义:⒈秦国畜养禽兽的猎场。在今陕西凤翔县境内。⒉秦之有 具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12.
      半分释义:⒈平分为二;二分之一。唐 耿湋《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诗:“草木凉初变,阴晴景半分。”《宋史·兵志八》:“皇祐 元年,拣 河北、河东、陕西、京东 西 禁、厢诸军,退其罢癃为半分,甚者给粮遣还乡里。”⒉表示极少的钱。《水浒传》第二回:“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⒊表示极短的距离。陈天华《警世钟》:“老的,少的……各项人等,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⒋表示极小的程度。愈天白《危栏》:“她脱去了西装,从她神色中,我看不到她对它有半分
    • 13.
      司隶章释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新莽 末年 淮阳王 刘玄 起兵后,将北都 洛阳,以 刘秀 兼代司隶校尉。 刘秀 置僚属,作文移与属县,从事伺察。一如旧章。三辅 吏士东迎 刘玄 部队,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本谓恢复 汉 朝官仪服饰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覩司隶章,復见东都礼。”张铣 注:“章,仪也。”唐 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南阳 气已新。”
    • 14.
      吾兄释义:⒈称己之兄或兄辈。《左传·襄公十五年》:“﹝ 向戌 ﹞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 晋,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杜预 注:“《传》言 献子 友于兄,且不隐其实。”晋 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王子 亦龙飞。”按,何劭 为 傅咸 之从内兄。唐 李白《别中都明府兄》诗:“吾兄诗酒继 陶君,试宰 中都 天下闻。”⒉对友人的尊称。旧时对朋友中的晚辈表客气亦有此称。上级对下属亦然。唐 韩愈《酬司门卢云夫望秋作》诗:“云夫 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 15.
      喧駡释义:吵闹叫骂。《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凤翔 兵十餘人遮 韩全诲 於 左银臺门,諠駡曰:‘闔境涂炭,闔城馁死,正为军容辈数人耳!’”
    • 16.
      喧骂释义:吵闹叫骂。《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凤翔 兵十餘人遮 韩全诲 於 左银臺门,諠駡曰:‘闔境涂炭,闔城馁死,正为军容辈数人耳!’”
    • 17.
      囊橐释义:⒈袋子。《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毛 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⒉借指粮仓、粮库。宋 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凤翔、京兆,此两郡者,陕西 之囊橐也。”⒊囊括;聚集。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夫音者始於宫,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宫商也。”清 王晫《今世说·豪爽》:“﹝ 汪汝谦 ﹞几沉而才老,热肠侠骨,囊橐一世之志气。”⒋指行李财物。唐 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张氏 却将囊橐检点,
    • 18.
      四京释义:⒈唐 代以 长安(中京)、洛阳(东京)、太原(北京)、凤翔(西京)为四京。 《新唐书·肃宗纪》:“上元 二年……停四京号。”⒉宋 代以 开封府(东京)、河南府(西京)、应天府(南京)、大名府(北京)为四京。《宋史·徽宗纪一》:“己酉,降德音于四京,减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清 沉树本《游汴城宋宫故址》诗:“杜 家留守真鸡狗,草草南归失四京。”⒊辽 代以 临潢府(上京)、辽阳府(东京)、析津府(南京)、大同府(西京)为四京。《辽史·兵卫志下》:“太宗 定 晋,晋 主 石敬瑭 来献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为
    • 19.
      回中释义:⒈秦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北。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陇西、北地(今 宁夏 和 甘肃 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汉文帝 十四年 匈奴 从 萧关(今 宁夏 固原 东南)深入,烧毁此宫。唐 李白《宫中行乐》诗:“君王多乐事,何必向 回中。”⒉古道路名。南起 汧水 河谷,北出 萧关,因途经 回中 得名。为 关中平原 与 陇东高原 间的交通要道。西汉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县(今 陕西 凤翔 南)经 回中道,北出 萧关。东汉 建武 八年 来歙 由此攻取 隗嚣 割据下的 略阳(今 甘肃 秦安 东北)。唐 卢
    • 20.
      地底释义:⒈指大地的低凹处。汉 扬雄《甘泉赋》:“漂 龙渊 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唐 杜甫《北征》诗:“邠郊 入地底,涇水 中荡潏。”浦起龙 注:“邠州 在 凤翔 东北,入地底,正显四面之高。”明 何大复《画鱼》诗:“禹门 天池 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⒉地面之下。唐 李白《日出入行》:“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郭沫若《炉中煤》诗:“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凤翔(feng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凤翔是什么意思 凤翔读音 怎么读 凤翔,拼音是fèng xiáng,凤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凤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