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彝 民彝的意思
mín

民彝

简体民彝
繁体民彞
拼音mín yí
注音ㄇㄧㄣˊ 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yí,(1)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组词】:彝器。彝鼎。彝尊。(2) 常理,法理。【例句】:彝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彝伦。彝常。彝章。(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组词】:彝族。彝人。

基本含义

和谐共处,民众团结

民彝的意思

民彝 [mín yí]

1. 犹人伦。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

民彝 引证解释

⒈ 犹人伦。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

《书·康诰》:“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
孔 传:“天与我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废弃不行,是大灭乱天道。”
宋 叶适 《<归愚翁文集>序》:“天下以佞諛鄙浅成俗,岂惟圣贤之常道隐,民彝併丧矣。”
清 钱谦益 《嘉议大夫叶公墓志铭》:“公生平学问,躬行实践,信心为己,感民彝,痛国是,是是非非,如风檣弦矢,触而必发,岂有意与党人争胜负哉?”


国语词典

民彝 [mín yí]

⒈ 人民的常性。

《书经·康诰》:「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


民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咫释义:⒈《国语·楚语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则?”韦昭 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因以指天道。清 钱谦益《建文年谱序》:“而 赵君 之为斯谱,本天咫,述民彝,备国故,搜遗忠。”⒉《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杜预 注:“言天鉴察不远,威严常在颜面之前。八寸曰咫。”后因以“天咫”为帝王所居之地。如 震钧 撰有《天咫偶闻》,述有关 北京 之事。
    • 2.
      易简释义:⒈平易简约。《易·繫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清 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至救时务之书,宜易简不宜繁难。”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故能易简而得理,无为而成化也。”⒉谓宽和,不固执。唐 白居易《范阳张公墓志铭并序》:“在官宽重易简,绰然有长吏体。”
    • 3.
      羣演释义:谓社会进化。词语出处谓社会进化。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家长受詔於族正,族正受詔於大宗,此其为制,关於羣演者至深。”李大钊《民彝与政治》:“羣演之道,在一方固其秩序,一方图其进步。”
    • 4.
      规仪释义:规章仪式。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讲学》:“讲学规仪,颇为明晰。”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先圣创其规仪,后儒宗其模式。”
    • 5.
      销沉释义:⒈犹消沉。 谓衰退没落。《北齐书·文宣帝纪》:“《礼》云《乐》云,销沉俱振。”金 元好问《颍水》诗:“胜概销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裴哀。”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儒学统一云者,他学销沉之义也。”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各样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销沉,刊物于是中辍。”⒉指使衰退没落。李大钊《民彝与政治》:“錮蔽其聪明,夭閼其思想,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⒊消逝,消失。唐 杜牧《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元 王学文《绮寮怨》词:“当

民彝(min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民彝是什么意思 民彝读音 怎么读 民彝,拼音是mín yí,民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