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 [shàn dé]
1. 善德是指具有善性的品德,也指美好的品德。善德,同善业一样,也能为生命“我”带来幸运、幸福、吉祥、安康等一系列福报。
善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惭屋漏释义: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
- 2.
不欺室漏释义: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 3.
南山寺释义:⒈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开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 大雄宝殿 巍峨庄严。东殿 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 元朝 延祐 年间铸造。又有来自 印度 的《贝叶经》和颁自 清 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⒉在 广西 贵县 南山公园 内。建于 北宋。宋太宗 赐御书,宋仁宗 题:“景祐 禅寺”额匾。元文宗 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 贵县 全城风光。⒊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 的合称。在 山西省 东北部 五台山 台怀镇 南
- 4.
善德释义:善德是指具有善性的品德,也指美好的品德。善德,同善业一样,也能为生命“我”带来幸运、幸福、吉祥、安康等一系列福报。
- 5.
圣善释义:⒈聪明贤良。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毛 传:“圣,叡也。”郑玄 笺:“叡作圣,令,善也。母乃有叡知之善德。”⒉专用以称颂母德。《后汉书·邓骘传》:“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为 汉 文母。”唐 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姜,仁深圣善。”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痛念圣善母,平生少欢愉。”⒊父母的代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伏惟君侯少长贵盛,体 发 旦 之资,有圣善之教。”吕向 注:“圣善,谓 植 父 武帝 也。”《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元彧墓
- 6.
徒法不足以自行释义: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
- 7.
无愧屋漏释义: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 8.
易行道释义:佛法有无量门,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勤行精进、或以信方便的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而称念善德等十方十佛、阿弥陀佛等一○七佛,乃至善意等一四三菩萨的名号,则为易行法。
- 9.
民本主义释义: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
- 10.
民本史观释义: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