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gōng,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zǐ,(1)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组词】:紫红。紫铜。紫外线。紫药水。(2)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组词】:紫衣。紫书(①道经;②皇帝诏书)。紫诰(帝王诏令)。紫台(神仙、帝王所居)。紫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紫绶。紫垣(皇宫)。紫阙。紫光阁。紫禁城。紫袍金带。(3) 姓。
duó,(1) 抢,强取。【组词】: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2) 争先取到。【例句】: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3) 冲开。【组词】:夺门而出。(4) 丧失,削除。【组词】: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组词】:光彩夺目。(6) 决定如何处理。【组词】:请予裁夺。(7) 漏掉(文字)。【例句】:第八行夺一字。
zhū shú,(1) 红色。【组词】: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例句】: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 姓。 ◎ 〔朱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1. 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
⒈ 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
引《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 郑 声之乱雅乐也。’”
邢昺 疏:“此章记 孔子 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閒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
亦作“红紫乱朱”。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孟子 閔悼 尧、舜、汤、文、周、孔 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