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名 [jiā míng]
1. 好名声,美名。
3. 好名字。
佳名 引证解释
⒈ 好名声,美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祖光禄 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引王平北 闻其佳名,以两婢餉之。”
⒉ 好名字。
引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莲华峰 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
佳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佳名释义:⒈好名声,美名。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祖光禄 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 闻其佳名,以两婢餉之。”⒉好名字。唐 陆龟蒙《华阳巾》诗:“莲华峰 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廷试》:“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
- 2.
修毫释义:⒈长的毫毛。晋 傅玄《笔赋》:“简俢毫之奇兔,选珍皮之上翰。”修,一本作“脩”。⒉指手笔。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夫仕也者,欲以为名邪,则修毫可以洩愤懣,篇章可以寄姓字。”修,一本作“脩”。⒊良犬名。《西京杂记》卷四:“茂陵 少年 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鷂逐雉兔,皆为之佳名。狗则有脩毫、釐睫、白望、青曹之名。”
- 3.
华构释义:亦作“华搆”。壮丽的建筑物。晋 陆云《岁暮赋》:“悲山林之杳蔼兮,痛华构之丘荒。”南朝 梁元帝《隐居先生陶弘景碑》:“朱杨鬱起,华搆方崇。”宋 苏轼《柏堂》诗:“忽惊华构依巖出,乞与佳名到处传。”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衣内出火》:“先是蓄油纸千番於楼上,年久,火出油贉,连云华构,顷刻煨烬。”
- 4.
孝行释义: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后汉书·独行传·刘茂》:“﹝ 茂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宋 苏轼《县榜》:“牛酒以礼高年,粟帛以旌孝行。”明 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议郎 蔡邕,篤於孝行,富贵不足以解忧,甘旨常关於想念。虽违素志,竟遂佳名,委职居丧,厥声尤著。”
- 5.
重姓释义:⒈犹大姓。 唐 朱庆馀 《贺张水部员外拜命》诗:“前代佳名 逊 ,当时重姓 张 。”⒉复姓,双姓。 唐 无名氏 《玉泉子》:“举人 李文彬 受知於舍人 紇干洎 。有同时今京兆府司録 贺兰洎 卒, 彬 因謁紫微,问:‘今日有何新事?’对曰:‘适过府,闻 紇干洎 卒。’ 洎 曰:‘莫错否。’ 彬 曰:‘不错。’ 洎 曰:‘君又似共鬼语也。’拂衣而入。 彬 乃悟,盖俱重姓,又同名而误对也。”
- 6.
鹤拓释义:唐 时 南诏 的别名。唐 胡曾《代高骈回云南牒》:“不知 鹤拓,唯认 苴咩,尚呼 南詔 之佳名,岂见大朝之美号。”《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詔,或曰 鹤拓,曰 龙尾,曰 苴咩,曰 阳剑。”清 顾炎武《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诗:“一卷别南中,孤帆自归去。文飞 鹤拓 云,墨染 且兰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