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脾脏 脾脏的意思
zàng

脾脏

简体脾脏
繁体脾臟
拼音pí zàng
注音ㄆㄧˊ ㄗ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1) 人和动物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组词】:脾脏。(2)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组词】:脾胃。

zāng zàng,(1) 身体内部器官的总称。【组词】:内脏。五脏六腑。心脏。肾脏。肺脏。脏器。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态度等方面的特点或倾向。

脾脏的意思

脾脏 [pí zàng]

1. 即脾。脾为五脏之一,故称。

脾脏 引证解释

⒈ 即脾。脾为五脏之一,故称。


国语词典

脾脏 [pí zàng]

⒈ 内脏之一。椭圆形呈赤褐色,位于腹腔左上侧,胃的贲门端的外侧。具制造白血球、淋巴球及分解红血球,贮藏铁质、调节脂肪、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等功能。


脾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土藏释义:⒈谓挖土坑埋葬。⒉指脾脏。脾于五行属土,故称。
    • 2.
      孤藏释义:⒈指脾脏。古人用五脏配四时,肝配春,心配夏,肺配秋,肾配冬,独脾无所配,故称“孤藏”。藏,通“臟”。⒉指肾脏。藏,通“臟”。
    • 3.
      心脾释义:心脏与脾脏。亦指心。
    • 4.
      沙肝儿释义:牛、羊、猪的脾脏作为食品时叫沙肝儿。
    • 5.
      淋巴细胞释义:白细胞的一种,产生于脾脏、淋巴结等器官,有产生和储存抗体的作用。
    • 6.
      滞颐释义:滞颐又名流涎不收,是指由脾脏虚冷,或脾胃热,津液不收所致,以小儿经常不自觉地口中溢出涎液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 7.
      痞气释义: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种大。《难经·五十六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王九思 集注引 杨玄操 曰:“积,盖也。言血脉不行,积盖成病也……痞,否也。言否结成积也。”唐 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蕤核》:“破心下结痰痞气。”
    • 8.
      白细胞释义:血细胞的一种,比红细胞大,圆形或椭圆形,无色,有细胞核,产生在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中。 作用是吞噬病菌、中和病菌分泌的毒素等。旧称白血球。
    • 9.
      联贴释义:猪的脾脏之俗称。
    • 10.
      脾土释义:即脾脏。 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脾属土,故称。
    • 11.
      脾大释义:脾脏的扩大。
    • 12.
      脾为涎释义:一个生理学术语,即涎为脾脏所主。
    • 13.
      脾家释义:脾脏所在之处。 泛指腹部。
    • 14.
      脾泄释义:中医学病名。由于脾脏关系所致的腹泻。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肉豆蔻》﹝附方﹞:“脾泄气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恰好 多老爷 得了个脾泄的病,做儿媳妇的,别的都好伺候,惟有这搀扶便溺,替换小衣,是办不到的。”周作人《三礼赞》三:“至于失恋以至反目,事属寻常,正如酒徒呕吐,烟客脾泄,不足为病。”
    • 15.
      脾胃释义:⒈脾脏和胃脏:脾胃不和。⒉比喻对事物爱好或厌恶的习性:他们俩脾胃相投。
    • 16.
      血细胞释义:血液中的细胞,由红骨髓、脾脏等制造出来,分为白细胞和红细胞。旧称血球。
    • 17.
      青脾释义:道家指脾脏。
    • 18.
      魂庭释义:道家指脾脏。
    • 19.
      鸨奥释义:鸨鸟的脾脏与小肠。
脾脏是什么意思 脾脏读音 怎么读 脾脏,拼音是pí zàng,脾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脾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