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邦畿 邦畿的意思
bāng

邦畿

简体邦畿
繁体
拼音bāng jī
注音ㄅㄤ ㄐ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ng, ◎ 国。【组词】: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jī,(1)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组词】:畿辅。畿辇。京畿。(2) 门限,门槛。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疆域和领土。

邦畿的意思

邦畿 [bāng jī]

1. 古代指天子所在的京城及周围属其管辖的地域:邦畿千里。后泛指国境疆域。

邦畿 引证解释

⒈ 王城及其所属周围千里的地域。

《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毛 传:“畿,疆也。”
郑玄 笺:“王畿千里之内,其民居安,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经界,言其为政自内及外。”
《隶释·汉竹邑侯相张寿碑》:“缓薄赋,牧邦畿,棃烝殷,四荒饥。”
唐 元稹 《王沂河南府永宁县令等制》:“命汝好爵,时予加恩,勉字邦畿,无虐黎献。”
清 唐甄 《潜书·卿牧》:“近自邦畿,至于海隅,苦乐丰饥,其长不敢以闻。”

⒉ 借指国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侧闻 吴国 召戎衣,何日里静邦畿?”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春明丛说序》:“邦畿地旷,薄海朝宗,不乏畸人,爰多軼事。”


国语词典

邦畿 [bāng jī]

⒈ 国境、疆域。

《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三》:「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疆域


邦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服释义:⒈一件衣服。 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此俗之伤破人伦,剧於寇贼之来,不能经久,岂所损坏一服而已?”⒉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⒊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⒋服一次药。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⒌指中
    • 2.
      岭南七子释义:“岭南七子”是指清代广东以诗文并称的七人。 即: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还、方朝等七人。
    • 3.
      畿服释义:⒈指天下。《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李贤 注:“畿,谓王畿也。服,九服也。”⒉指京师附近地区。《晋书·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 华 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翫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畿服,谓邦畿千里之内。”《宋书·索虏传》:“顷诛讨 蛮 髦,事止畿服。”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邕州 蔡大夫 京 ﹞后以进士举上第,寻又学究登科,而作尉畿服。”
    • 4.
      采任释义:古代九服中的“采服”和“男服”。 《汉书·王莽传中》:“邦畿连体,各有采任。”颜师古 注:“采,采服也;任,男服也。”一说“男食邑於畿内曰采,女食邑於畿内曰任。”见《资治通鉴·汉王莽始建国四年》元 胡三省 注。
    • 5.
      风布释义:形容事物风行,如风遍布。宋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皇 宋 闢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絃诵风布。”宋 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教育之道,风布於邦畿。”

邦畿(bang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邦畿是什么意思 邦畿读音 怎么读 邦畿,拼音是bāng jī,邦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邦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