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宗祧 宗祧的意思
zōngtiāo

宗祧

简体宗祧
繁体
拼音zōng tiāo
注音ㄗㄨㄥ ㄊ一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ōng,(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组词】:祖宗。宗庙。宗祠。(2) 家族。【例句】: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3) 派别。【组词】: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组词】:宗旨。开宗明义。(5) 尊奉。【组词】:宗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组词】:宗师。(7) 量词,指件或批。【组词】:一宗心事。(8) 姓。

tiāo,(1) 古代称远祖的庙。(2) 承继先代。【组词】:承祧。一子兼祧。(3)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组词】:不祧之祖。

基本含义

指家族的血脉延续,后来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传承。

宗祧的意思

宗祧 [zōng tiāo]

1. 宗庙。

3. 引申指家族世系;宗嗣;嗣续。

宗祧 引证解释

⒈ 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紇 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

紇 之罪,不及不祀。”
杜预 注:“远祖庙为祧。”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晋 潘岳 《秋兴赋》:“龟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緑水。”
唐 陆贽 《奉天改元大赦制》:“朕嗣守丕构,君临万方,失守宗祧,越在草莽。”
清 赵翼 《兕觥归赵歌》:“是宜什袭逾琼瑶,长与腊胔藏宗祧。”

⒉ 引申指家族世系;宗嗣;嗣续。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惟先王光有天下,必正我邦本,以立人极,建储贰以承宗祧,所以啟迪大猷,安固洪业,斯前代之令典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僕之卧薪尝胆者,固有日矣,但怜此褓中物,恐坠宗祧。”
何垠 注:“坠宗祧,覆宗灭嗣也。”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小女 英莲,幼遭尘劫,老先生初任之时,曾经判断;今归 薛 姓,产难完劫,遗一子于 薛 家,以承宗祧。”


国语词典

宗祧 [zōng tiāo]

⒈ 祧,指远祖的庙。宗祧指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纥不佞,失守宗祧。」
《文选·潘岳·秋兴赋》:「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

⒉ 家族相传的世系、宗嗣。

《聊斋志异·卷二·红玉》:「仆之卧薪尝胆者,固有日矣,但怜此褓中物,恐坠宗祧。」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今归薛姓,产难完劫,遗一子于薛家以承宗祧。」


宗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获命释义:⒈婉辞。 得不到同意。《礼记·杂记上》:“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孔子家语·弟子行》:“赐 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唐 刘禹锡《代京兆李尹答于襄州书》之二:“既一辞不获命,又学浅不堪往復,敢不敬从。”⒉不得已。《左传·昭公二十年》:“主人曰:‘君若惠顾先君之好,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乃止。卫侯 固请见之。不获命,以其良马见,为未致使故也。”杨伯峻 注:“公孙青 不得已,以己之良马为见 卫侯 之礼。”
    • 2.
      丕构释义:犹大业。《新唐书·刘蕡传》:“朕顾唯昧道,祗荷丕构,奉若謨训,不敢怠荒。”《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鄂王 轻捨宗祧,不克负荷,洪基大宝,危若缀旒,须立长君,以绍丕构。”《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胡三省 注:“丕,大也。构,立屋也。《书·大誥》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丕构之语本诸此。”
    • 3.
      令范释义:⒈可为楷模的美德。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璧。”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躰之尊。”⒉指良好的典范。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寻 五柳 之先生,琴尊雅兴;謁 孤松 之君子,鸞凤腾翩。成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 4.
      凶渠释义:⒈凶徒的首领;元凶。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严鼓未通,凶渠泥首。”《旧唐书·段秀实传》:“誓碎凶渠之首,以敌君父之讎,视死如归,履虎致咥。”《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凶渠逆党,尽已梟夷。”胡三省 注:“凶渠,谓渠魁也。”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凶渠授首,一蹶而不可復振。”⒉凶徒的首领;元凶。唐 李白《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兇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昨朕风驱鋭旅,电扫兇渠,復已坠之宗祧,纘中兴之历数。”
    • 5.
      君父释义:⒈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左传·僖公五年》:“重耳 曰:‘君父之命不校。’”《国语·晋语一》:“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清 叶廷琯《吹网录·立忠王璵为太子》:“被譖获全,亦恩由君父,何得归功臣下。”⒉特称天子。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昔 耿弇 不俟 光武,亟击 张步,言不以贼遗於君父也。”唐 元稹《赠田弘正父庭玠等》:“朕以眇身,钦承大寳,为亿兆人之君父,奉十一圣之宗祧。”宋 苏轼《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只为朝廷惜钱,不为君父惜民,类皆如此。”清 孙枝蔚《句容遇颜含章请予题二颜公祠》诗:“
    • 6.
      失陨释义:违失;失去。 《左传·昭公七年》:“婴齐 受命于 蜀,奉承以来,弗敢失陨,而致诸宗祧。”宋 司马光《迂书·士则》:“士者事天以顺,交人以谨,谨司其分,不敢失陨而已矣。”
    • 7.
      昭临释义:光临;当着。《左传·昭公二十年》:“君若惠顾先君之好,昭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遂登 之罘,昭临朝阳。”唐 包佶《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德盛昭临,迎拜巽方。”
    • 8.
      疏忼释义:上疏极谏。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宪宗废后》:“皇太后圣諭,皇帝婚期在邇,必得贤淑为配……时去 睿皇 升遐纔五旬,而遽下此詔,盖宗祧之计重也。此事在 谢文正公 宏治 元年疏忼之前,当时不以为非。”
宗祧是什么意思 宗祧读音 怎么读 宗祧,拼音是zōng tiāo,宗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宗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