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要地 要地的意思
yào

要地

简体要地
繁体
拼音yào dì
注音ㄧㄠˋ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o yāo,(1) 索取。【组词】:要账。要价。(2) 希望,想。【组词】:要强。要好。(3) 请求。【例句】:她要我给她读报。(4) 重大,值得重视的。【组词】: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5) 应该,必须。【组词】:须要。(6) 将(jiāng)。【组词】:将要。快要。(7) 如果,倘若。【组词】:要是。(8) 表选择。【组词】:要么。要不。要不然。(1)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组词】:要求。要挟。(2) 同“腰”。(3) 同“邀”,中途拦截。(4) 同“邀”,约请。(5) 姓。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重要的地方或位置

要地的意思

要地 [yào dì]

1. 重要的地方(军事上说)

[ important place; strategic point; ]

2. 指显要的地位。

身处要地。

[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position; ]

要地 引证解释

⒈ 要害之地。多指军事上的重要地方。

《后汉书·荀彧传》:“将军本以 兖州 首事,故能平定 山 东,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 关 河 也。”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河东 被山带河,四邻多变,当今天下之要地也。”
唐 元稹 《贺汴州诛李岕表》:“汴州 抱 吴 楚 之津梁,据咽喉之要地。”

⒉ 枢要地位;显要地位。

《新唐书·房玄龄传》:“玄龄 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
宋 叶适 《宏词》:“前后居卿相显人,祖父子孙相望於要地者,率词科之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如渠不去,理须杀;即便杀却,勿惧。僕有二三知交,都居要地,必合极力,保无亏也。”


国语词典

要地 [yào dì]

⒈ 重要的地方。也作「要冲」。

《后汉书·卷七〇·荀彧传》:「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

要塞 要隘

⒉ 显要的地位。

《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等传·赞曰》:「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


要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要塞释义: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 通常配置专门守备部队、较强的火器和充足的储备物资。塞(sài)。
    • 2.
      要隘释义:险要的关口:扼守要隘。

要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録释义:⒈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⒉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 2.
      中心释义:⒈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在草地的中心有一个八角亭子。⒉事物的主要部分:中心思想。中心问题。中心工作。⒊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⒋设备、技术力量等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多作单位名称):维修中心。研究中心。科技信息中心。
    • 3.
      主粮释义:各地区生产和消费的粮食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如长江流域的主粮是大米。
    • 4.
      二门上门神释义:比喻居于次要地位的人。
    • 5.
      云南释义:⒈中国西南边境的省。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60万,省会昆明。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全境多山,高差很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热带作物到耐寒作物品种多样,水力资源丰富,矿产丰富,工业以有色冶金为主,锡产量全国第一,铜、铅、锌产量也居全国重要地位⒉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简称滇、云。邻川、藏、黔、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省会昆明市。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有汉、彝、白、哈尼等民族。战国为滇王国。秦始置郡县,西汉建益州郡。东汉末年(220)于建益州西部属国,又合并哀牢夷地区建永昌郡。三国隶蜀国,西晋设宁
    • 6.
      井陉释义: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又称 土门关。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诱 注:“井陘,在 常山 井陘县。”《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 时 赵 地,秦始皇 十八年,王翦 兴兵攻 赵,下 井陘。汉高帝 三年,韩信、张耳 东下 井陘,擒 成安君(陈餘),即此地也。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今名 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 7.
      交通壕释义: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以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在重要地段上有射击设施。也叫交通沟。
    • 8.
      亭塞释义:泛指边防要地。
    • 9.
      亭徼释义:边境上的防御工事。亦指边防要地。《史记·平準书》:“新秦中 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 北地 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徼,塞也。”宋 尹洙《息戍》:“国家割弃朔方,西师不出三十年,而亭徼千里,环重兵以戍之。”明 唐顺之《李封君七十寿序》:“蛮夷亦息戈负耒喁喁然自嚮於亭徼之外。”
    • 10.
      亭障释义: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 11.
      价藩释义: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宋 曾巩《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宋 王安石《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价人”。
    • 12.
      候台释义:即烽火台。古代边境要地为守望报警而筑的高台。
    • 13.
      克什米尔释义: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是一个战略要地,自古为印度、中国、中亚和欧洲的交通枢纽。面积19万平方千米。居民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小部分信奉印度教。原和印度、巴基斯坦同属英国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解决。
    • 14.
      克里姆林宫释义:意为卫城。 指俄罗斯古代城市设防的中心部分。一般建在城市中的高地上,由宫殿、教堂、军火库和办公用房组成,并围有城墙和护城河。著名的有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历经扩建,16世纪中叶成为沙皇的宫堡。17世纪以后逐渐演化成为莫斯科市中心的重要建筑群,成为政治活动的要地。现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设于此。常用作苏联和俄罗斯官方的代称。
    • 15.
      关要释义:⒈关塞要地。⒉指关键和要点。
    • 16.
      关阃释义:指靠近京畿的要地。
    • 17.
      兵备道释义:官名。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清代沿置。
    • 18.
      农业国释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主要部分的国家。
    • 19.
      剧屯释义:谓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
    • 20.
      副末释义:⒈宋 杂剧、金 院本的脚色。 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嘉祐三年)》:“正如杂剧人,上名下韵下来,须勾副末接续尔。”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明 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鶻。”⒉元 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元 无名氏《碧桃花》楔子:“副末扮 张道南 引浄 兴儿 上。”⒊宋 元 南戏和 明 清 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明 高明《琵琶记

要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録释义:⒈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⒉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 2.
      中心释义:⒈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在草地的中心有一个八角亭子。⒉事物的主要部分:中心思想。中心问题。中心工作。⒊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⒋设备、技术力量等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多作单位名称):维修中心。研究中心。科技信息中心。
    • 3.
      主粮释义:各地区生产和消费的粮食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如长江流域的主粮是大米。
    • 4.
      二门上门神释义:比喻居于次要地位的人。
    • 5.
      云南释义:⒈中国西南边境的省。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60万,省会昆明。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全境多山,高差很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热带作物到耐寒作物品种多样,水力资源丰富,矿产丰富,工业以有色冶金为主,锡产量全国第一,铜、铅、锌产量也居全国重要地位⒉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简称滇、云。邻川、藏、黔、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省会昆明市。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有汉、彝、白、哈尼等民族。战国为滇王国。秦始置郡县,西汉建益州郡。东汉末年(220)于建益州西部属国,又合并哀牢夷地区建永昌郡。三国隶蜀国,西晋设宁
    • 6.
      井陉释义: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又称 土门关。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诱 注:“井陘,在 常山 井陘县。”《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 时 赵 地,秦始皇 十八年,王翦 兴兵攻 赵,下 井陘。汉高帝 三年,韩信、张耳 东下 井陘,擒 成安君(陈餘),即此地也。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今名 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 7.
      交通壕释义: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以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在重要地段上有射击设施。也叫交通沟。
    • 8.
      亭塞释义:泛指边防要地。
    • 9.
      亭徼释义:边境上的防御工事。亦指边防要地。《史记·平準书》:“新秦中 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 北地 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徼,塞也。”宋 尹洙《息戍》:“国家割弃朔方,西师不出三十年,而亭徼千里,环重兵以戍之。”明 唐顺之《李封君七十寿序》:“蛮夷亦息戈负耒喁喁然自嚮於亭徼之外。”
    • 10.
      亭障释义: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 11.
      价藩释义: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宋 曾巩《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宋 王安石《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价人”。
    • 12.
      候台释义:即烽火台。古代边境要地为守望报警而筑的高台。
    • 13.
      克什米尔释义: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是一个战略要地,自古为印度、中国、中亚和欧洲的交通枢纽。面积19万平方千米。居民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小部分信奉印度教。原和印度、巴基斯坦同属英国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解决。
    • 14.
      克里姆林宫释义:意为卫城。 指俄罗斯古代城市设防的中心部分。一般建在城市中的高地上,由宫殿、教堂、军火库和办公用房组成,并围有城墙和护城河。著名的有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历经扩建,16世纪中叶成为沙皇的宫堡。17世纪以后逐渐演化成为莫斯科市中心的重要建筑群,成为政治活动的要地。现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设于此。常用作苏联和俄罗斯官方的代称。
    • 15.
      关要释义:⒈关塞要地。⒉指关键和要点。
    • 16.
      关阃释义:指靠近京畿的要地。
    • 17.
      兵备道释义:官名。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清代沿置。
    • 18.
      农业国释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主要部分的国家。
    • 19.
      剧屯释义:谓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
    • 20.
      副末释义:⒈宋 杂剧、金 院本的脚色。 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嘉祐三年)》:“正如杂剧人,上名下韵下来,须勾副末接续尔。”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明 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鶻。”⒉元 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元 无名氏《碧桃花》楔子:“副末扮 张道南 引浄 兴儿 上。”⒊宋 元 南戏和 明 清 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明 高明《琵琶记

要地造句

1.这座边城处于战略要地,是我国的北门锁钥。

2.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

3.李白和杜甫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说是并驾齐驱而各有千秋。

4.说明这样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小题大作,繁征博引,只须简明扼要地解说一下就够了。

5.像这样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用以作论据,正是议论中的叙述的特点。

6.老师简要地概述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7.老师简要地讲了一下明天活动的内容。

8.和朋友相处时,为人要地道。

9.为了抢占险要地势,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争夺。

10.老师扼要地介绍了学雷锋活动的要求和做法。

11.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12.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13.那里地势险要,是块战略要地

14.她不知从哪儿听到要地震的消息,整天杯弓蛇影,稍有动静就慌作一团。

15.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说是不言而喻。

要地(yao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要地是什么意思 要地读音 怎么读 要地,拼音是yào dì,要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要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