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周身 周身的意思
zhōushēn

周身

简体周身
繁体
拼音zhōu shēn
注音ㄓㄡ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圈子,环绕。【组词】: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组词】:周身。周延。周全。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组词】: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4) 完备。【组词】: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组词】:周济。(6) 中国朝代名。【组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7) 姓。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指全身、整个身体。

周身的意思

周身 [zhōu shēn]

1. 浑身;全身上下,无一例外。

周身都淋湿了。

[all over the body;]

周身 引证解释

⒈ 足于一身。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耕而为食,蚕而为衣,衣食周身,则餘天下之财。”

⒉ 保全自身。

《魏书·高允传》:“智足周身,言足为治。”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二表》:“﹝臣﹞尘重位者三十年,处浮生者七十载,虽无功名报国,常以畏慎周身。”
明 何景明 《功实篇》:“是故快心之欲至,而周身之虑移。”

⒊ 全身,浑身。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復隐讳以辟患,非所闻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防虑,必周于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方桂 ﹞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鳞皴,班驳如古松。”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缕安尉的心直透 潘先生 的周身,仿佛到了家似的。”
全身;浑身。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印官于初相验时,便须前后两侧週身详细看到。”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虽然是个家常装束,却是满面春风,週身大雅。”


国语词典

周身 [zhōu shēn]

⒈ 保全自身。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辟患,非所闻也。」
《魏书·卷四八·高允传》:「智足周身,言足为治。」

⒉ 满身。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泺阳消夏录》:「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麟皴,班驳如古松。」

满身 浑身


周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浑身释义:全身:浑身是汗。浑身是胆(形容胆量极大)。使出浑身解数。
    • 2.
      满身释义:遍身,全身上下。

周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皮释义:指药物或酒类等进入人体后,作用散布到周身或局部皮肤,使皮肤发痒或变红。
    • 2.
      作痛释义:产生疼痛的感觉:周身的筋骨隐隐作痛。
    • 3.
      偾兴释义:⒈兴奋,涨起。《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杜预 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孔颖达 疏:“马之乱气狡戾而愤满,阴血徧身而动作,张脉动起。”宋 司马光《祭黄石公文》:“惟神导天之和,宽上之虑,救民之死,赦吏之罪,使膏泽下济,土脉僨兴,回枯为荣,变凶成稔。”⒉爆发。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然烈火在下,出为地囱,一旦僨兴,万有同坏。”
    • 4.
      凤鸟纹璜释义:片状,弧形,周身刻牙,表示口、冠等。
    • 5.
      包络释义:⒈包围环绕。 ⒉犹包括。⒊中医谓联属百骸脏腑的周身脉络。
    • 6.
      周身具释义:指棺椁。 唐 李绰《尚书故实》:“主父死三日,方贫,未办周身之具。”宋 陈翥《桐谱·记志》:“吾今四十,以傒我数十年,当蘄尔为周身之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客》:“﹝某﹞归,告妻子作周身具。”
    • 7.
      周身释义:浑身;全身:周身都淋湿了。
    • 8.
      嗜血蝙蝠释义:这是一种特殊的变异蝙蝠,它们对血液有着近乎图腾的崇拜,哪里有鲜血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周身带着邪恶的气息。
    • 9.
      大净释义: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小净”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 10.
      官谤释义:因居官不称职而受到的责难和非议。《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南齐书·王僧虔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慙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貽官谤邪!”宋 秦观《辞史官表》:“以蕞尔不胜任之材,处灼然非所居之地,必招官谤,上累恩私。”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方忧官谤,又辱詔追。半道遣行,虽嘆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
    • 11.
      张动释义:⒈伸展舞动。叶圣陶《夜》:“睡着的孙子胳臂张动,似乎要醒来,结果翻了个身。”⒉冲动,流动。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晋 杜预 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
    • 12.
      悬封释义:谓不筑墓道,将棺材直接吊入墓穴埋葬。语本《礼记·檀弓上》:“县棺而封。”《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李贤 注:“悬封,谓直下棺,不为埏道也。”
    • 13.
      暄凉释义:⒈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⒉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 14.
      桐棺释义: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墨子·节葬下》:“﹝ 禹 ﹞葬 会稽 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
    • 15.
      汙垢释义:⒈积在人身或物体上的脏东西。 《仪礼·既夕礼》“燕养馈羞汤沐之饌”汉 郑玄 注:“汤沐所以洗去污垢。”老舍《四世同堂》六一:“小衣服上的污垢被日光照得发亮,倒好像穿着铁甲似的。”《十月》1981年第5期:“他觉得周身轻松,好像积在躯体里的尘埃和污垢都被彻里彻外地清扫干净了一样。”⒉污浊;肮脏。宋 文天祥《正气歌》序:“駢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郭沫若《虎符》第一幕:“服装污垢,面目憔悴。”⒊引申为卑鄙、丑恶。章炳麟《定复仇之是非》:“今有负气愤事,愿吾党与彼党俱仆,此至洁白者也;愿吾党胜而彼党败
    • 16.
      沿身释义:⒈犹周身;浑身。⒉随身。
    • 17.
      洽汗释义:谓周身汗透。
    • 18.
      炼形释义:道家谓修炼自身形体。《汉武帝内传》附录:“又夜恒存赤气,从天门入周身内外,在脑中变为火以燔身,身与火同光,如此存之,亦名曰鍊形。”唐 刘得仁《山中寻道人不遇》诗:“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清 洪昇《长生殿·尸解》:“方纔鍊形之时,那锦褥也沾着金浆,故此得了仙气。”
    • 19.
      熊蜂释义:昆虫。体粗壮,周身被厚毛。飞行时由于翅振动而发声。对植物的传粉有很大作用。常见的有黑圆熊蜂和圆熊蜂。
    • 20.
      燃灯佛释义:梵语的意译。过去世诸佛之一。佛经说他生时周身光明如灯,故名。

周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皮释义:指药物或酒类等进入人体后,作用散布到周身或局部皮肤,使皮肤发痒或变红。
    • 2.
      作痛释义:产生疼痛的感觉:周身的筋骨隐隐作痛。
    • 3.
      偾兴释义:⒈兴奋,涨起。《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杜预 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孔颖达 疏:“马之乱气狡戾而愤满,阴血徧身而动作,张脉动起。”宋 司马光《祭黄石公文》:“惟神导天之和,宽上之虑,救民之死,赦吏之罪,使膏泽下济,土脉僨兴,回枯为荣,变凶成稔。”⒉爆发。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然烈火在下,出为地囱,一旦僨兴,万有同坏。”
    • 4.
      凤鸟纹璜释义:片状,弧形,周身刻牙,表示口、冠等。
    • 5.
      包络释义:⒈包围环绕。 ⒉犹包括。⒊中医谓联属百骸脏腑的周身脉络。
    • 6.
      周身具释义:指棺椁。 唐 李绰《尚书故实》:“主父死三日,方贫,未办周身之具。”宋 陈翥《桐谱·记志》:“吾今四十,以傒我数十年,当蘄尔为周身之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客》:“﹝某﹞归,告妻子作周身具。”
    • 7.
      周身释义:浑身;全身:周身都淋湿了。
    • 8.
      嗜血蝙蝠释义:这是一种特殊的变异蝙蝠,它们对血液有着近乎图腾的崇拜,哪里有鲜血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周身带着邪恶的气息。
    • 9.
      大净释义: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小净”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 10.
      官谤释义:因居官不称职而受到的责难和非议。《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南齐书·王僧虔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慙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貽官谤邪!”宋 秦观《辞史官表》:“以蕞尔不胜任之材,处灼然非所居之地,必招官谤,上累恩私。”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方忧官谤,又辱詔追。半道遣行,虽嘆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
    • 11.
      张动释义:⒈伸展舞动。叶圣陶《夜》:“睡着的孙子胳臂张动,似乎要醒来,结果翻了个身。”⒉冲动,流动。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晋 杜预 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
    • 12.
      悬封释义:谓不筑墓道,将棺材直接吊入墓穴埋葬。语本《礼记·檀弓上》:“县棺而封。”《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李贤 注:“悬封,谓直下棺,不为埏道也。”
    • 13.
      暄凉释义:⒈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⒉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 14.
      桐棺释义: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墨子·节葬下》:“﹝ 禹 ﹞葬 会稽 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
    • 15.
      汙垢释义:⒈积在人身或物体上的脏东西。 《仪礼·既夕礼》“燕养馈羞汤沐之饌”汉 郑玄 注:“汤沐所以洗去污垢。”老舍《四世同堂》六一:“小衣服上的污垢被日光照得发亮,倒好像穿着铁甲似的。”《十月》1981年第5期:“他觉得周身轻松,好像积在躯体里的尘埃和污垢都被彻里彻外地清扫干净了一样。”⒉污浊;肮脏。宋 文天祥《正气歌》序:“駢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郭沫若《虎符》第一幕:“服装污垢,面目憔悴。”⒊引申为卑鄙、丑恶。章炳麟《定复仇之是非》:“今有负气愤事,愿吾党与彼党俱仆,此至洁白者也;愿吾党胜而彼党败
    • 16.
      沿身释义:⒈犹周身;浑身。⒉随身。
    • 17.
      洽汗释义:谓周身汗透。
    • 18.
      炼形释义:道家谓修炼自身形体。《汉武帝内传》附录:“又夜恒存赤气,从天门入周身内外,在脑中变为火以燔身,身与火同光,如此存之,亦名曰鍊形。”唐 刘得仁《山中寻道人不遇》诗:“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清 洪昇《长生殿·尸解》:“方纔鍊形之时,那锦褥也沾着金浆,故此得了仙气。”
    • 19.
      熊蜂释义:昆虫。体粗壮,周身被厚毛。飞行时由于翅振动而发声。对植物的传粉有很大作用。常见的有黑圆熊蜂和圆熊蜂。
    • 20.
      燃灯佛释义:梵语的意译。过去世诸佛之一。佛经说他生时周身光明如灯,故名。

周身造句

1.运河是中国的大动脉,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2.我家里也养着一只猫,头的毛色黑白相间,周身全是花色,只有脚是白色的,像是穿着一双洁白的袜子,漂亮极了。

3.周身的水,包围了入侵者,侵入猫的鼻腔,慢慢地结果了他的性命,然后,水又将鱼包裹起来,继续一生的守候。

4.青年,我们成长在叛逆的边缘,一念成天堂,一念成地狱。这仿佛取决于周身的环境。

周身(zhou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周身是什么意思 周身读音 怎么读 周身,拼音是zhōu shēn,周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周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