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棺椁 棺椁的意思
guānguǒ

棺椁

简体棺椁
繁体棺槨
拼音guān guǒ
注音ㄍㄨㄢ ㄍ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 ◎ 装殓死人的器具。【组词】:棺材。棺木。棺椟。棺椁。盖棺论定。

guǒ,(1) 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组词】:棺椁。

基本含义

指人死后的棺材和灵柩。

棺椁的意思

棺椁 [guān guǒ]

1. 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inner and outer coffins;]

棺椁 引证解释

⒈ 见“棺椁”。亦作“棺槨”。亦作“棺郭”。

⒉ 棺与椁。

《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绞衾、壙袭之度。”
《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病甚临卒,将无棺郭。”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棺槨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巔。”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一套棺椁重约一万斤,要耗费成千上万的人工才能造成。”

⒊ 泛指棺材。

明 徐霖 《绣襦记·诡代僦居》:“[丑]妈妈忽得暴疾,如今将垂死已。[旦]呀,怎么好!他衣衾棺椁何曾备!”
《花月痕》第四三回:“赞甫、雨农 领著 穆升,照料衣衾棺槨,用的棺就是停放楼下那一口。”
陶钝 《第三件棉袄》:“为了制办衣衾棺椁,发丧出殡,又取了一份四分利的钱。”


国语词典

棺椁 [guān guǒ]

⒈ 棺材和套在棺外的外棺。

《儒林外史·第一回》:「又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衾棺椁。」


棺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具释义:人死后所需的棺椁、衣被之类。
    • 2.
      临困释义:犹临终。 《后汉书·卢植传》:“初平 三年卒。临困,勑其子俭葬於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 3.
      倮葬释义:指不用衣衾棺椁而葬。
    • 4.
      周身具释义:指棺椁。 唐 李绰《尚书故实》:“主父死三日,方贫,未办周身之具。”宋 陈翥《桐谱·记志》:“吾今四十,以傒我数十年,当蘄尔为周身之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客》:“﹝某﹞归,告妻子作周身具。”
    • 5.
      周重释义:指棺椁的层数。
    • 6.
      四注释义:⒈四周环绕。⒉指四周环绕的走廊。⒊指屋宇、棺椁四边有檐,可使顶上的水从四面流下。
    • 7.
      四花释义:⒈亦作“四华”。佛教语。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即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一说四花为分陀利(白莲华)、优钵罗(青莲华)、钵特摩(红莲华)、拘物投(黄莲华)。见《翻译名义集》卷三。⒉佛教语。仿大般涅槃时的娑罗双树,在棺椁四方各竖一对白莲花或白造花,称为四花。
    • 8.
      四阿释义:指屋宇或棺椁四边的檐霤,可使水从四面流下。《周礼·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郑玄 注:“四阿,若今四注屋。”贾公彦 疏:“此四阿,四霤者也。”《逸周书·作雒》:“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咸有四阿。”孔晁 注:“宫庙四下曰阿。”朱右曾 校释:“四阿,四注屋,四面有霤阿下也。”《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杜预 注:“四阿,四注椁也。”孔颖达 疏:“郑玄 云:‘阿,栋也。’四角设栋也,是为四注椁也。”
    • 9.
      地宫释义:⒈皇帝陵墓中安放 棺椁和陪葬品的地下部分。一般用石块砌筑。⒉佛寺中保藏舍利、器物等的地下建筑物。
    • 10.
      墓室释义: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
    • 11.
      巫匠释义:巫医和制作棺椁的木匠。
    • 12.
      帷盖释义:⒈车的帷幕和篷盖。⒉《礼记·檀弓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后以“帷盖”为受恩乞恩之典。⒊棺罩和棺盖。亦指棺椁。
    • 13.
      抗木释义:古葬具。棺椁上面的木架。木上加席,以挡住泥土。
    • 14.
      攒木释义:⒈古代覆于棺椁上的连缀成屋顶状的排木。⒉指支撑屋柱的木构件。⒊丛生的树木。
    • 15.
      柏椁释义:⒈亦作“栢槨”。见“柏椁”。⒉亦作“栢槨”。柏木作的外棺。《礼记·檀弓上》:“柏椁以端,长六尺。”孔颖达 疏:“柏椁者谓之椁用柏也。”《左传·定公元年》:“﹝ 魏子 ﹞还,卒於 宁。范献子 去其柏椁,以其未復命而田也。”杜预 注:“范献子 代 魏子 为政,去其柏椁,示贬之。”《后汉书·礼仪志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璽、玉柙银缕……使者治丧,穿作,柏椁,百官会送,如故事。”⒊泛指棺椁。宋 王禹偁《翟使君挽歌》之二:“岂唯存栢槨,亦合葬桐乡。”
    • 16.
      棺裹释义: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棺郭”。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 17.
      次浮释义:棺椁垄墓外的装饰。
    • 18.
      百祀释义:⒈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祭祀。 亦泛指各种祭祀。《礼记·檀弓下》:“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郑玄 注:“百祀,畿内百县之祀也。”孔颖达 疏:“百祀者,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 下詔,增 始皇 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唐 柳宗元《时令论》:“其餘郊庙百祀,亦古之遗典,不可以废。”《隋书·音乐志上》:“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黄帝 轩辕氏)百祀,人思未忘。”⒉指极长或相当长的年月。鲁迅《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
    • 19.
      臝葬释义:谓不为衣衾棺椁而葬。
    • 20.
      衣薪释义:用柴草包裹尸体。 语出《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孔颖达 疏:“而棺椁自 殷 已后,则 夏 已前棺椁未具也。”宋 苏轼《哭干儿》诗之一:“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棺椁(guan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棺椁是什么意思 棺椁读音 怎么读 棺椁,拼音是guān guǒ,棺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棺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