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身 [cún shēn]
1. 保全身体。
3. 安身。
存身 引证解释
⒈ 保全身体。
引《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孔颖达 疏:“蛟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
《尹文子·大道下》:“不羡爵禄者,自足于己也;不畏刑罸者,不赖存身也。”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絶於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
⒉ 安身。
引《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张铁臂 见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过几日,拉着 臧蓼斋 回 天长 去了。”
河北梆子《喜荣归》:“家遭不幸,父母双亡,又失了一把大火,只烧得片瓦无存。夫妻二人来在岳母家存身。”
国语词典
存身 [cún shēn]
⒈ 保全其身。
引《易经·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⒉ 安身。
引《儒林外史·第二八回》:「没处存身,太太只得在内桥娘家胡姓借了一间房子,搬进去住著。」
《红楼梦·第六八回》:「家私花尽,父亲撵他出来,现在赌钱厂存身。」
存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立足释义:⒈站得住脚,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立足未稳。立足之地。⒉处于某种立场:立足基层,面向群众。
- 2.
藏身释义:躲藏;安身:无处藏身。藏身之所。
- 3.
驻足释义:停止脚步: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 4.
容身释义:安身:无处容身。 容身之地。
- 5.
安身释义: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用在困窘的环境下):无处安身。我有了安身之地,母亲也就放心了。
存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存坐释义:⒈存身;安坐。⒉过活;生活。
- 2.
存泊释义:⒈停歇,休息。⒉指使停歇、存身。
- 3.
存身释义:安身:存身之所。
- 4.
安足释义:立足,存身。
- 5.
安身之地释义: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6.
安身之所释义:存身、容身的地方。
- 7.
容说释义:⒈汉 王充《论衡·自纪》:“偶合容説,身尊体佚,百载之后,与物俱殁。”《后汉书·仲长统传》:“信任亲爱者,尽佞諂容説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诗所谓‘我躬不説,皇恤我后’者,寗子 可谓不恤其后矣”晋 杜预 注:“言今我不能自容説,何暇念其后乎?”⒉谓存身,容身。
- 8.
容迹释义:⒈亦作“容蹟”。犹存身;安身。⒉见“容跡”。
- 9.
寄足释义:立足,落脚。 引申为托身、存身。
- 10.
寘身释义:犹安身;存身。
- 11.
无辱释义:⒈谦词。犹言不劳枉驾。《左传·昭公二年》:“非伉儷也,请君无辱。”《仪礼·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昬昕,受诸禰庿。辞无不腆、无辱。”郑玄 注:“主人不谢来辱。”贾公彦 疏:“主人不谢来辱者,此亦是不为谦虚,教女正直之义也。”⒉不受耻辱;不受侮辱。汉 刘向《说苑·敬慎》:“谚曰:‘诫无詬,思无辱。’夫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三国志·魏志·何虁传》:“太祖 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虁 常蓄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唐昭宣帝三》:“﹝ 丁会 ﹞不北面以推戴弑君之贼,为佐
- 12.
望门投止释义: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 13.
淮阴侯庙释义:⒈淮阴侯庙 注释。⒉皇祐五年过淮阴时所作。⒊“岂能料”两句:非凡的人一旦腾飞,藏在泥中的蚯蚓岂能预料得到。“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比喻韩信是非常之人,能屈能伸。
- 14.
猥贱释义:⒈卑贱,下贱。 《北齐书·杨愔传》:“后有选人 鲁漫汉,自言猥贱,独不见识。”宋 戴埴《鼠璞·瓜戍》:“矧戍役比之官,则为猥贱,尤难用之於庆贺。”章炳麟《四惑论》:“人而执鞭为隶,其行至可羞也。含垢不辞,曰惟存身之故;既存身矣,而復以他种福祉之故,执鞭为隶,其猥贱则甚於向之为隶者矣!”⒉指卑贱的人。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建业风俗记》:“其人自乡士大夫秀才,以至於市井之猥贱,亡不有纪。”
- 15.
立身释义:安身,存身。
- 16.
立身行己释义: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 17.
置身释义:把自己放在;存身(于):置身于群众之中。
- 18.
龙蠖释义:⒈《易·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后因以“龙蠖”指屈伸。⒉指以屈求伸,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