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任 [diào rèn]
1. 改任别的工作。
英[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ost;]
调任 引证解释
⒈ 调离原职担任新职。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今上亲政,首起用为 山东 布政使,俄调任 江苏 巡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不幸太尊调任未久,就得病死了。”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四)》:“九月,调任一些过去犯过错误的学者,如 翁方纲、刘亨地、徐步云 在四库全书处工作。”
国语词典
调任 [diào rèn]
⒈ 职位变动,担任另一项工作。
引《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因为我们那位旧居停,去年调任云南了。打算要邀我一同去。」
调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考释义:唐 宪宗 时,规定谪贬的官员须经五次考核方可调任。
- 2.
内迁释义:⒈谓自外官调任京职。⒉迁入内地。⒊特指为调整工业布局,把沿海的一些工厂迁往内地。如:他们厂要内迁了。
- 3.
冯子材释义:(1818— 1903)清末将领。字南干,号萃(翠)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早年曾参与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在 广西边境一带大败法军,收复谅山。甲午战争时,奉命驻守镇江,战后回广西。1901年调任贵州提督,次年因病去职。
- 4.
出官释义: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5.
外调释义:⒈调出;向其他地方或单位调(物资、人员):完成本地棉花的外调任务。 有一部分机关干部要外调。⒉到外地、外单位调查:内查外调。
- 6.
外迁释义:旧时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 7.
待差释义:谓官吏等候调任新职。
- 8.
待除释义:谓官吏等候调任新职。 《汉书·王莽传中》:“诸 刘 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其为吏者皆罢,待除於家。”颜师古 注:“罢黜其职,各使退归,而言在家待迁除。”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缺通之,盖六七年而后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仕进》:“称呼待差曰待除。”
- 9.
徙任释义:调任。《宋书·王僧达传》:“元嘉 二十八年春,索虏 寇逼,都邑危惧,僧达 求入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 宣城 太守,顷之,徙任 义兴。”
- 10.
换届释义:领导机构一届期满后另行改选或调任:换届选举。
- 11.
换授释义:谓酌其才能调任官职。
- 12.
换符释义:谓调任或任满离去。
- 13.
改官释义:旧时官员晋升调任的一种制度。
- 14.
改调释义:⒈改变音调。⒉调任他职。
- 15.
更调释义:⒈改换;调换。⒉指调任。
- 16.
沈葆桢释义:(1820-1879)清末官员。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后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对开发台湾有所贡献。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水师,督办海防,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建海军的主持者。
- 17.
移藩释义: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 亦泛指官员调任。
- 18.
聘调释义:聘请调任。
- 19.
荫调释义:⒈同“廕调”。 ⒉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被征调任官。
- 20.
行取释义:⒈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⒉蒯知县为官清正,行取到京,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