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duì yuè]
1. 向月。
3. 满月。
对月 引证解释
⒈ 向月。
引南朝 陈 张正见 《有所思》诗:“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
唐 李白 《将进酒》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⒉ 满月。
引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对月之时,取 刘备 同小姐回门拜见老夫人来。”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对月领了文凭,往东江米巷买了三顶 福建 头号官轿,算计自己、夫人、 大舍 乘坐。”
《歧路灯》第九九回:“房下有两个小太太,上下不过二十三四天,俱生的是相公,那太爷就喜的了不成。不料这七天头上,那个小相公是对月风,这个新小相公是七日风,一齐都害了撮口脐风。”
对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偷春体释义: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 唐 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顰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 2.
兼味释义: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唐 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明 何景明《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 3.
凄凛释义:⒈凄清寒冷。《北堂书钞》卷一五四引 晋 湛方生《秋夜赋》:“气入肌以凄凛,风洒林而萧索。”明 方孝孺《菊趣轩记》:“菊之为物,扬英发秀於风霜凄凛之际,有类乎盛德之士。”⒉寒冷。宋 苏轼《秋怀》诗之一:“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⒊寂寞冷落。明 方孝孺《题李白对月饮图》诗:“江风吹人色凄凛,此时对月谁能寝。”清 钱谦益《饮酒》诗之七:“况乃官又罢,颂繫受凄凛。已矣归去来,无为叹苒荏。”
- 4.
卑湿释义:⒈地势低下潮湿。 《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卑溼,丈夫早夭。”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虫》:“﹝臭虫﹞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郭沫若《羽书集·长沙哟,再见》:“古人说:长沙乃卑湿之地。不错,从岳麓山俯瞰的时候,长沙的确是卑。在街上没有太阳而且下雨的时候,长沙的确是湿。”⒉谓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杨倞注:“卑谓谦下,溼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
- 5.
卑溼释义:⒈地势低下潮湿。《史记·货殖列传》:“江南 卑溼,丈夫早夭。”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 卑湿足秋阴。”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虫》:“﹝臭虫﹞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郭沫若《羽书集·长沙哟,再见》:“古人说:长沙 乃卑湿之地。不错,从 岳麓山 俯瞰的时候,长沙 的确是卑。在街上没有太阳而且下雨的时候,长沙 的确是湿。”⒉谓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杨倞 注:“卑谓谦下,溼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
- 6.
吟月释义:⒈谓对月吟诗。唐 杜荀鹤《赠崔少府》诗:“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唐 方干《哭江西处士陈陶》诗:“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⒉谓对月鸣叫。唐 李子仞《驯猿赋》:“夜廡幽阴,忆南陇之吟月;花朝明媚,想乔林之弄春。”《宣和画谱·董元》:“﹝ 董元 ﹞善画,多作山石水龙……其(龙)降陞自如,出蛰离洞,戏珠吟月,而自有喜怒变态之状,使人可以遐想。”
- 7.
唱月释义:对月吟唱。
- 8.
尘面释义:⒈尘污的脸面。唐 梁鍠《代征人妻喜夫还》诗:“千日废臺还挂镜,数年尘面再新妆。”清 曹寅《十八夜对月与子猷作》诗:“自窥尘面几经缺,閒握颠毛相向谈。”⒉指尘俗的面目。明 文徵明《游醉翁亭》诗:“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
- 9.
广寒殿释义:⒈即广寒宫。宋 陆游《八月十四日夜三叉市对月》诗:“一言欲报 广寒殿,茅簷华屋均相见。”元 袁桷《李宫人琵琶行》:“广寒殿 冷芙蕖秋,簇金鵰袍香不留。”⒉宫殿名。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又再南巍然若山者,曰 广寒殿,即俗所云 萧后 梳妆楼也。万历 七年倾頽。”
- 10.
披云释义:⒈拨开云层。汉 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 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三国 魏 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 披云而下坠。”明 文徵明《寄许仲贻》诗:“几回对月思 玄度,安得披云见 士龙。”按,士龙 为 晋 陆云 字,云间 人。因曾自称“云间 陆士龙”,故云。⒉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隐逸传·徐则》:“故遣使人,往彼延请……希能屈己,佇望披云。”⒊冲霄。亦以喻得志。唐 薛逢《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诗:“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思旧半归
- 11.
掠海释义:⒈拂过海面。宋 王令《对月忆满子权》诗:“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鍊。”⒉行劫海上。清 姚燮《岁暮》诗:“旅舶守关停市易,贫渔掠海抗官僚。”
- 12.
月波释义:⒈指月光。 月光似水,故称。语本《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南朝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远山敛氛祲,广庭扬月波。”唐李群玉《湘西寺霁夜》诗:“月波荡如水,气爽星朗灭。”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我铺的这艾叶纹藤席浄,掇过这桃花瓣石枕冷,醉魂儿偏喜月波凉。”⒉蜀中对月的尊称。⒊酒名。
- 13.
月满释义:⒈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唐 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元 杨维桢《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⒉比喻幸福团聚。宋 陆游《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⒊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周 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
- 14.
月球探测释义: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
- 15.
月王释义:对月的尊称。
- 16.
杖藜释义:⒈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唐 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宋 苏轼《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⒉藜杖;拐杖。唐 护国《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宋 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 17.
槐市释义:汉 代 长安 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 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据《三辅黄图》载:“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南朝 梁元帝《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晬玉裕而经槐市。”唐 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宋 苏轼《次韵徐积》:“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臺。”
- 18.
犯月释义:外界的不利因素和灾难对月份侵犯。
- 19.
玄针释义:⒈蝌蚪的别名。⒉旧俗妇女于夏历七月七日夜对月穿针乞巧所用之针。
- 20.
玉华宫释义:⒈宫殿名。在 陕西 宜君 之 凤凰谷,建于 唐 贞观 二十一年,永徽 二年废为佛寺。玄奘法师 曾于此译经。见 宋 王溥《唐会要·玉华宫》。⒉指仙境。宋 苏舜钦《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綵虹。佛氏解为银世界,仙家多住玉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