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躧步 躧步的意思

躧步

简体躧步
繁体
拼音xǐ bù
注音ㄒㄧˇ ㄅ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ǐ,(1) 鞋(a.舞鞋;b.无后跟的小鞋;c.草鞋)。(2) 趿拉着。【例句】:“胜之躧履起迎。”(3) 踩,踏。【例句】:“看不见地下,躧了一条绊脚索。”(4) 漫步。(5) 追踪。

bù,(1) 行走。【组词】: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组词】: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组词】:步伐。步测。寸步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组词】:步骤。初步。(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埠”,多用于地名。(7) 姓。

躧步的意思

躧步 [xǐ bù]

1. 亦作“蹝步”。

2. 轻快的步伐。形容走路好看。

3. 谓急于迎送来不及穿鞋而趿着鞋走。

5. 指趿着鞋漫步。

躧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蹝步”。

⒉ 轻快的步伐。形容走路好看。

晋 左思 《魏都赋》:“邯郸 躧步, 赵 之鸣瑟。”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女乃耀 邯郸 之躧步,媚北里之鸣瑟。”
明 杨慎 《新曲古意》:“凌波 洛浦 遇 陈王,躧步 邯郸 缀舞行。”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七姬庙》:“段姬 闻语不待毕,从容蹝步入幽室。”

⒊ 谓急于迎送来不及穿鞋而趿着鞋走。

南朝 陈 徐伯阳 《游锺山开善寺》诗:“聊追 鄴城 友,躧步出兰宫。”
唐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诗:“忽闻有嘉客,躧步出閒门。”

⒋ 指趿着鞋漫步。

明 汤显祖 《前广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饮》诗:“欹巾曲槛过鸣雨,躧步斜阳到塔稜。”


国语词典

躧步 [xǐ bù]

⒈ 舞步,轻快的脚步。

《文选·左思·魏都赋》:「邯郸躧步,赵之鸣瑟。」


躧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丑状释义:⒈指形貌丑陋。《后汉书·周燮传》:“燮 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南朝 宋 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李牧 愧长袖,郤克 慙躧步,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⒉指丑恶的行为。《新唐书·元载传》:“会 李少良 上书詆其丑状,载 怒,奏杀 少良。”
    • 2.
      壮容释义:⒈青壮年时的容貌。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华佗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南史·陶弘景传》:“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唐 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⒉年轻美丽的容颜。《文选·左思<魏都赋>》:“易 阳壮容,卫 之稚质;邯郸 躧步,赵 之鸣瑟。”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易 阳,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
    • 3.
      牙郎释义:即牙人。《旧唐书·安禄山传》:“﹝ 禄山 ﹞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明 陶宗仪《辍耕录·牙郎》:“今人谓駔侩者为牙郎。本谓之互郎,谓主互市事也。”清 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之二:“躧步仍推巾幗雄,数钱多傍牙郎死。”参见“牙人”。
    • 4.
      稚质释义:指年少貌美的女子。《淮南子·修务训》:“蔡 之幼女,卫 之稚质。”高诱 注:“稚质,亦少女也。”《文选·左思<魏都赋>》:“易 阳壮容,卫 之稚质。邯郸 躧步,赵 之鸣瑟。”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易 阳,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邯郸,赵 地,亦多美女。”

躧步(xi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躧步是什么意思 躧步读音 怎么读 躧步,拼音是xǐ bù,躧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躧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