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貌 [yì mào]
1. 犹神色。
意貌 引证解释
⒈ 犹神色。
引《宋书·羊欣传》:“元显 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 欣 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张文懿 ﹞与神约曰:‘神有灵即赐甘泽,不然咎在令,当曝死。’乃立於烈日中,意貌端慤。”
意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仍仍释义:⒈怅惘失意貌。 ⒉频频。
- 2.
仓兄释义:亦作“仓怳”。仓,通“愴”。悲怆失意貌。
- 3.
佯佯释义:⒈犹洋洋。 众多貌。⒉做作的样子,犹言装模作样。⒊犹扬扬。得意貌。
- 4.
佹侘释义:失意貌。
- 5.
傫傫释义:颓丧失意貌。
- 6.
儡儡释义:颓丧失意貌;衰竭疲惫貌。
- 7.
嚣然释义:⒈亦作“嚻然”。闲适貌。《尔雅·释言》“嚻,闲也”晋 郭璞 注:“嚻然,闲暇貌。”明 张居正《学农园记》:“则又欣然以喜,嚣然以娱。”清 吴嘉宾《得一斋记》:“吾一从而居其土宜别其苦良,不亦矜乎,故吾嚣然自为得也。”⒉得意貌。《三国志·蜀志·彭羕传》:“羕 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宋 苏轼《上韩太尉书》:“於是天下之士,嚣然皆有无用之虚名,而不适於实效。”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六》:“其惑也,则且援古以刺今,嚣然有声气矣。”姚锡钧《春声自序》:“比年以来,斯事至滥,往往遣词选
- 8.
墨墨释义:⒈昏暗貌。 ⒉默默;使无言。⒊失意貌。
- 9.
寒人释义:⒈门第低微的人。《宋书·羊欣传》:“会稽王 世子 元显 每使 欣 书,常辞不奉命,元显 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 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武帝 以 暨阳县 寒人给事中 綦母珍之 代 仁祖,剡县 寒人 马澄 代 天翼。”《新唐书·方技传·桑道茂》:“桑道茂 者,寒人,失其系望。”⒉贫苦的人。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市里寒人,必知名数,雨雪冻仆,计口与钱米。”
- 10.
屑屑释义:⒈劳瘁匆迫貌。 《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唐 元稹《晓将别》诗:“屑屑命僮御,晨装儼已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一日,石 失印綬,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⒉琐屑;猥琐。宋 欧阳修《石曼卿墓表》:“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清 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河发 性倜儻好交游,视世俗群儿屑屑不足当意。”⒊特意、着意貌。《三国志·蜀志·
- 11.
忻忻释义:⒈欣喜得意貌。⒉兴旺貌;兴盛貌。
- 12.
怆怳释义:失意貌。
- 13.
怆恍释义:失意貌。
- 14.
怳然释义:⒈失意貌;惆怅貌。⒉好像;仿佛。⒊象声词。
- 15.
惝然释义:⒈怅惘貌;失意貌。⒉恍惚貌;漠然不觉貌。
- 16.
惬然释义:满意貌。
- 17.
戃慌释义:⒈亦作“戃恍”。亦作“戃怳”。失意貌。⒉难以索解;不可测度。
- 18.
护落释义:沦落失意貌。
- 19.
敞怳释义:⒈模糊,不真切。敞,通“惝”。⒉失意貌。
- 20.
敞网释义:敞罔。失意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