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墓祭 墓祭的意思

墓祭

简体墓祭
繁体
拼音mù jì
注音ㄇㄨˋ ㄐ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 ◎ 埋葬死人的地方。【组词】:墓穴。墓地。墓园。墓道。墓碑。坟墓。墓志铭。

jì zhài,(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组词】: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组词】:祭祖。祭天。祭祀。祭灶。(3) 使用(法宝)。【例句】:祭起一件法宝。(1) 姓。

基本含义

指对已故人的墓地进行祭祀,表示对逝去的亲人或先辈的尊敬和怀念。

墓祭的意思

墓祭 [mù jì]

1. 在墓前祭祀;扫墓。

墓祭 引证解释

⒈ 在墓前祭祀;扫墓。 《后汉书·明帝纪》“永平 元年春正月,帝率公卿已下朝於 原陵,如元会仪” 李贤 注引《汉官仪》曰:“古不墓祭

秦始皇 起寑於墓侧, 汉 因而不改。”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自 汉世祖 令诸将出征拜墓以荣其乡,至 唐 开元 詔许寒食上墓同拜埽礼,沿袭至今,遂有墓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墓祭》:“盖 三代 以上本无墓祭,故 辛有 见被髮祭野者而以为异。”


国语词典

墓祭 [mù jì]

⒈ 在墓地祭奠。

《晋书·卷二〇·礼志中》:「古无墓祭之礼。汉承秦,皆有园寝。」


墓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扫祭释义:扫墓祭奠。
    • 2.
      渍酒释义:东汉 徐穉 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 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穉传》及 李贤 注引 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 3.
      狥节释义:为保全名节而舍身。 狥,通“殉”。三国 魏 曹丕《谥庞德策》:“昔 先軫 丧元,王蠋 絶脰,殞身狥节,前代美之。”唐 李白《少年行》:“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狥节甘风尘。”明 张凤翼《灌园记·墓祭王蠋》:“丛祠特建祀贞臣,方表当年狥节身。”
    • 4.
      神门释义:⒈中医学用语。即神门脉。古代全身诊治法三部九候之一。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⒉指针灸穴位名。⒊帝王陵墓祭殿的宫门。⒋黄河中游三门峡中段急流之俗称。
    • 5.
      鬼节释义:旧俗在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扫墓祭祖,故称此三日为鬼节。 清 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七月望,俗谓之鬼节。”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三:“按照迷信说法,一年二十四节中,清明节是鬼节。”

墓祭(m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墓祭是什么意思 墓祭读音 怎么读 墓祭,拼音是mù jì,墓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墓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