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 [léi fēng tǎ]
1. 亦作“雷峯塔”。
3. 塔名。遗址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夕照山上。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1924年倾塌。
雷峰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雷峯塔”。塔名。遗址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南 夕照山 上。 五代 吴越王 钱俶 所建,1924年倾塌。 鲁迅 有《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
引元 方回 《三天竺道中》诗:“三天竺 路渐平登,高似 雷峯塔 几层。”
清 陈维崧 《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 灵隐寺,春帆竞掠 雷峯塔。”
国语词典
雷峰塔 [léi fēng tǎ]
⒈ 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旁的南屏山上。五代时钱俶为妃黄氏所建,今已倾圯。传说中白娘子被金山寺法海和尚镇压在此塔之下。峰阴有夕照寺,故有「雷峰夕照」之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⒉ 戏曲剧目。清黄图珌所作传奇剧本,方成培有同名作品。内容叙述白蛇精白素贞与青蛇变成的小青,遇见许仙,许、白二人相恋,法海和尚与白斗法,最后将之镇压于雷峰塔下的故事。情节屈折,凄艳感人。
雷峰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了处释义:归宿,结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 如今年纪长成,恐虑后无人养育,不是了处。”
- 2.
仓卒释义:⒈亦作“仓猝”。匆忙急迫。《汉书·王嘉传》:“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临事仓卒迺求,非所以明朝廷也。”汉 王充《论衡·逢遇》:“仓猝之业,须臾之名。”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取而自铸,遂致怨咨,以为破坏两州,事起仓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个事不比别样的事,仓卒不得。”清 唐孙华《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如何俳语笑仓猝,潁 滨一老犹相詆。”巴金《家》二八:“他仓卒间抓住一块木片飘浮在水上。”⒉非常事变。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遭巫蛊仓卒之难。”唐 杜甫《
- 3.
僻浄释义:偏僻清净。《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今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原受官誥,私去隐迹埋名,寻箇僻浄去处,以终天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他要进去,你可另引他到后面僻浄房内去。”《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当下两人走出来,到一个酒楼上,拣了一个僻浄座头坐下。”
- 4.
吃虱子留后腿释义:亦作“喫蝨子留后腿”。形容小气,悭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东阁下排着筵席,原来 李克用 喫蝨子留后腿的人,因见 白娘子 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
- 5.
小乙释义:古代对年轻男性排行第一者的俗称。《水浒传》第六一回:“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 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 青 字。”《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 分付道:‘小乙在家,凡事向前,不可出去三瓦两舍打哄。’燕青 道:‘主人在上,小乙不敢偷工闲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李仁 ﹞家中妻子,有一个兄弟 许宣,排行小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今清明节近,追修祖宗,望小乙官到寺烧香。”
- 6.
怨本释义:怨恨的根源。 语出《国语·周语下》:“立於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后汉书·锺皓传》:“昔 国武子 好昭人过,以致怨本。”《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也只是为好,谁想到成怨本!”
- 7.
数中释义:其中;内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数中一个后生,年纪二十五岁,姓 崔 名 寧。”《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只见五六个人似公人打扮,腰里掛着牌儿。数中一个看了 许宣,对众人道:‘此人身上穿的,手中拿的,好似那话儿?’”
- 8.
显化释义:指神灵显现化身。《水浒传》第四二回:“想是此间神圣最灵,显化如此,只是不知是何神明?”《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忽然水内有牛一头见,浑身金色。后水退,其牛随行至北山,不知去向。鬨动 杭州 市上之人,皆以为显化。所以建立一寺,名曰 金牛寺。”清 方文《炭妇港》诗:“世传 许旌扬,显化在 江 楚。”郑振铎《蝴蝶的文学》六:“蝶在我们东方,又常被视为人的鬼魂的显化。”
- 9.
模造释义:依样制造;塑造。 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他们把青年模造成法西斯野兽,然后准备将他们纵放国外。”
- 10.
白公堤释义:⒈堤名。 即 白沙堤。相传为 唐 诗人 白居易 任 杭州 刺史时所筑。《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 唐 时有刺史 白乐天,筑一条路,南至 翠屏山,北至 栖霞岭,唤做 白公堤。”《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后来这条堤,因是 白乐天 所筑,遂叫做 白公堤。”参阅《新唐书·白居易传》。参见“白沙隄”。⒉堤名。故址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下。为 白居易 任 苏州 刺史时所筑。参阅《清嘉庆一统志·苏州府·堤堰》。
- 11.
白娘子释义: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的人物。为修炼千年的白蛇精所化,名白素贞。心地善良,追求美满爱情。在杭州西湖与许仙相遇,倾心爱慕,结为夫妻。端午节误饮药酒现白蛇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她盗仙草将他救活。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她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终遇救。
- 12.
策立释义:古代取得皇位或确立太子、皇后都须发布诏策文书,因谓取得皇位、确立太子等为“策立”。 宋 王巩《随手杂录》:“蔡确 有策立勋,社稷臣也。”《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宋高宗 策立 孝宗,降赦通行天下,只除人命大事,其餘小事,尽行赦放回家。”《清史稿·仁宗纪》:“﹝ 乾隆 ﹞六十年九月,策立为皇太子,高宗 将传位焉,以明年为 嘉庆 元年。”
- 13.
管顾释义:亦作“管雇”。 照顾。宋 王禹偁《独游南静川》诗:“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大王,今日多蒙管顾,异日必当重谢。”《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感谢姐夫、姐姐管雇多时,一客不烦二主,许宣 如今年纪长成,恐虑后无人养育,不是了处。”沙汀《短篇小说之我见》:“他(朱总司令)是那样深入细致地关心群众生活,但却很少管顾自己。”
- 14.
绵绵不絶释义:亦作“緜綿不絕”。 连续不断。《逸周书·和寤》:“緜緜不絶,蔓蔓若何?”宋 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诗:“緜緜不絶微風裏,内外丹成一彈指。”《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綿綿不絶。”
- 15.
豁剌释义:⒈亦作“ 豁喇 ”。 ⒉象声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风过处,只闻得豁剌一声响,半空中坠下一个青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树趁着风势,底下根在浮石中,绊不住了,豁喇一声,竟倒在船上来。”《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从空豁喇一声,霎时山崩地裂,拔木飞砂。” 茅盾 《路》:“豁剌, 华 拿起一个盘子扔在地下。”
- 16.
贼贱释义:⒈卑贱;下贱。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便駡道:‘你这贼贱妖精,连累得我好苦,喫了两场官司!’”⒉指操贱业的人。明 皇甫录《皇明纪略》:“正德 己卯,逆 濠 传檄,有颠覆典型,坏乱纪纲……至於市井屠贩,下流贼贱,靡不乐为。”
- 17.
雷峯塔释义:见“雷峰塔”。
- 18.
雷峰释义:⒈亦作“ 雷峯 ”。 山峰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南 南屏山 净慈寺 前。旧有郡人 雷氏 居此,因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雷峯 显严院 。郡人 雷氏 所居,故名‘雷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一》:“ 雷峯 者, 南屏山 之支脉也。”⒉塔名。《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转过去便是 浄慈 、 雷峰 ,怎么不好顽。”参见“ 雷峰塔 ”。
- 19.
雷峰塔释义:亦作“雷峯塔”。塔名。遗址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南 夕照山 上。五代 吴越王 钱俶 所建,1924年倾塌。元 方回《三天竺道中》诗:“三天竺 路渐平登,高似 雷峯塔 几层。”清 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 灵隐寺,春帆竞掠 雷峯塔。”鲁迅 有《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
- 20.
雷峰夕照释义:亦作“雷峯夕照”。 西湖 十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时,峰影波光,互相辉映。旧时复有 雷峰塔 点缀其中,景色至为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