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端 [bí duān]
1. 鼻子顶端,鼻尖。
鼻端 引证解释
⒈ 鼻子顶端,鼻尖。参见“鼻堊挥斤”。
引《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斲之。”
宋 黄庭坚 《侯元功问讲学之意》:“木人得 郢 工,鼻端乃可斲。”
鼻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面印释义: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一种私印。 流行于 南北朝。呈“凸”字形,印鼻端刻有一小印,其馀五面也刻有印文。因专用于书信,故在姓名下常附加“印信”、“启事”、“白笺”等字样。
- 2.
匠质释义:《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斲之。
- 3.
弦外遗音释义:《礼记·乐记》:“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郑玄 注:“遺,猶餘也。”后因谓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为“絃外遺音”。亦以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宋 陆游《雨後殊有秋意》诗:“只歎鼻端無妙斲,豈知絃外有遺音。”亦省作“絃外音”。清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李白》:“七言絶句,以語近情遥,含吐不露爲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絃外音,使人神遠。太白 有焉。”《花月痕》第十回:“正是人之相知,貴相知心,無曲中意,有絃外音。”
- 4.
成风斤释义:《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斲之。
- 5.
挥斤释义:《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斲之。
- 6.
操斤客释义:指《庄子》寓言中的匠 石。语本《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 石 斲之。匠 石 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堊而鼻不伤,郢 人立不失容。”南朝 梁 江淹《许徵君自叙》诗之十九:“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
- 7.
斤风释义:谓技术高超。 语出《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明 徐渭《景贤祠上梁文》:“大匠如存,帡幪方始。试聆珠贯,併入斤风。”
- 8.
斫鼻释义:语本《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以“斫鼻”比喻技艺成熟高超。
- 9.
斲鼻释义:亦作“斵鼻”。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宋 黄庭坚《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宋 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
- 10.
果子狸释义:也叫花面狸。哺乳动物。大小似家猫。四肢较短。体背灰棕色。从鼻端到头后部以及眼上下各有一条白纹。夜间活动。食谷物、果实、小鸟、昆虫等。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 11.
纵理入口释义: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 汉 王充《论衡·骨相》:“许负 指其(周亚夫)口,有纵理入口,曰:‘此饿死法也。’”《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法当饿死。”
- 12.
辍斤释义:《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 石 斲之。 匠 石 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 人立不失容。
- 13.
郢人释义:⒈指善歌者;歌手。⒉《庄子·徐无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⒊借指楚国人。
- 14.
郢质释义:郢 地有 匠石 者,能用斧头削除人鼻端的白粉而不伤其鼻。
- 15.
鹿头释义:⒈鹿的头。《后汉书·董卓传》“钟虡”唐 李贤 注:“故 贾山 上书云‘悬石铸钟虡’。《前书音义》曰:‘虡,鹿头龙身,神兽也。’”⒉山名。在 四川省 德阳市。唐 杜甫《鹿头山》诗:“鹿头 何亭亭,是日慰飢渴。”仇兆鳌 注引《全蜀总志》:“鹿头山,在 德阳县 治北三十餘里。”宋 苏轼《送贾讷倅眉》诗之一:“鹿头 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⒊见“鹿头关”。⒋鲟鳇鱼的两颊之肉。明 黄省曾《养鱼经》:“江海之产,有鱘鰉之鱼,其长丈餘,鼻端有肉骨,四分身之一,两颊之肉,谓之鹿头。”
- 16.
鼻垩挥斤释义: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 比喻指正错误。
- 17.
鼻头释义:⒈鼻端;鼻尖。 ⒉即鼻子。⒊器物上的突起部分。一般有孔,便于系绳。⒋方言。称奴仆。
- 18.
鼻斤释义:《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堊而鼻不伤。”后以“鼻斤”比喻出众的才能。
- 19.
鼻斲释义:削除鼻端之垩。 事见《庄子·徐无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