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唐夷 唐夷的意思
táng

唐夷

简体唐夷
繁体
拼音táng yí
注音ㄊㄤˊ 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ng,(1) 夸大,虚夸。【组词】:荒唐。唐大无验。(2) 空,徒然。【例句】: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 朝代名。【组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 古同“螗”,指蝉。(7) 姓。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基本含义

指古代中国对外族人的称呼,也用来形容与自己文化、风俗不同的人。

唐夷的意思

唐夷 [táng yí]

1.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唐夷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 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劒,杖屈卢之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裹一顶红巾,珍珠如糝饭;甲掛唐夷两副,靴穿抹緑。”
凌景埏 校注:“唐夷,就是‘唐猊’,古代一种凶猛的野兽,用它的皮製甲,非常坚厚。后来一般就用‘唐夷’作为甲的代词。”


国语词典

唐夷 [táng yí]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皮坚厚,可以制甲,后作为甲的代词。

《董西厢·卷二》:「裹一顶红巾,珍珠如糁饭;甲挂唐夷两副;靴穿抹绿。」


唐夷(t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唐夷是什么意思 唐夷读音 怎么读 唐夷,拼音是táng yí,唐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唐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