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 [zhàng mǔ]
1. 称父辈的妻子。
3. 岳母。
丈母 引证解释
⒈ 称父辈的妻子。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
王利器 集解引 钱大昕 《恒言录》三:“是凡丈人行之妇,并称丈母也。”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滉 曰:‘ 滉 力可及,弟宜早行。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
胡三省 注:“诸父执谓之丈人行。 韩滉 与 刘元佐 结为兄弟,则视其父为丈人行,故呼其母谓之丈母也。”
⒉ 岳母。
引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
鲁迅 《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她的女儿了,她们三个就都回到乡下去。”
国语词典
丈母 [zhàng mǔ]
⒈ 称谓:(1) 称妻子的母亲。(2) 古时对姨母、姑母的通称。(3) 称结拜兄弟的母亲。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蒋生拜见丈人丈母,叩头请罪。」
丈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母释义:⒈称父辈的妻子。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王利器 集解引 钱大昕《恒言录》三:“是凡丈人行之妇,并称丈母也。”《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滉 曰:‘滉 力可及,弟宜早行。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胡三省 注:“诸父执谓之丈人行。韩滉 与 刘元佐 结为兄弟,则视其父为丈人行,故呼其母谓之丈母也。”⒉岳母。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鲁迅《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她的
- 2.
丈母娘释义:岳母。有的地区也叫丈母。
- 3.
亲家释义:⒈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儿女亲家。⒉称儿子的丈人、丈母或女儿的公公、婆婆。
- 4.
亲家母释义:称儿子的丈母或女儿的婆婆。
- 5.
叔丈母释义:妻子的婶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 文琴 ﹞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叔丈母--便是那小姐的婶子。”
- 6.
填宫释义:古代犯官家属没入宫廷称填宫。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上官昭容 者,侍郎 仪 之孤也,仪 有罪,妇 郑氏 填宫,遗腹生 昭容。”《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引 五代 范资《玉堂闲话·郑雍》:“郑雍 学士未第时,求婚於 白州 崔相公 远。纔允许而 博陵 有事,女则随例填宫。”《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
- 7.
婶丈母娘释义:叔丈人的妻子。即妻子的婶婶,称之婶丈母娘。
- 8.
家活释义:⒈指日用器具物品。宋 陆游《食荠》诗之三:“风炉歙鉢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有我丈人丈母来到这里,要他女儿家去,他不肯也,将我家活都打碎了。”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柴米油盐酱醋茶,应用家活都有了。”《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两箇吃的热上来,把衣服脱了,见琴童儿收家活,便道:‘大官儿,到后边取些水来,俺每漱漱口。’”⒉犹家产,家业。宋 欧阳修《论不才官吏状》:“其人 西京 广有家活,而昬病之年,贪禄不止。”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谁想这脱空禪客僧瞒过,乾丢了铜
- 9.
酒在肚里,事在心头释义:谚语。谓不因喝酒而糊涂误事。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我醉了,酒在肚里,事在心头,听的你把那十三年前的事説起来,我怕不与婶子一箇娃娃。”《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我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俺丈母娘听信小人言语,駡我一篇是非。”清 李渔《意中缘·赚婚》:“自古道: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亦作“酒在口头,事在心头”、“酒在心头,事在肚里”。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南都閭巷中常谚,往往有麄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酒在口头,事在心头’。”《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 道:‘常言説得好,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