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乃公 乃公的意思
nǎigōng

乃公

简体乃公
繁体
拼音nǎi gōng
注音ㄋㄞˇ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ǎi,(1) 才。【组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 是,为。【例句】:乃大丈夫也。(3) 竟。【组词】:乃至如此。(4) 于是,就。【例句】:“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5) 你,你的。【组词】: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物或事物的地位高贵、尊贵。

乃公的意思

乃公 [nǎi gōng]

2. 你的父亲。父对子的自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3. 对人自称的傲慢语:竖儒!几败乃公事!

乃公 引证解释

⒈ 傲慢的自称语。犹今言你老子。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 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
《汉书·高帝纪》:“竖儒几败乃公事!”

⒉ 你的父亲。

清 金农 《卢郡掾官斋销夏即事有赠》诗之二:“济源水味恨难同,茶事殷勤羡乃公。”

⒊ 迺公:对人自称的傲慢语。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高帝 駡之曰:‘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汉书·张良传》:“汉王 輟食吐哺,駡曰:‘竖儒,几败迺公事!’令趣销印。”


国语词典

乃公 [nǎi gōng]

⒈ 你的父亲。通常为父亲对子女的自称。也作「乃父」、「乃翁」。

《汉书·卷六六·陈万年传》:「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⒉ 自称的傲慢语。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汉王辍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


乃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吐哺释义:⒈见“吐哺”。 ⒉吐出嘴里食物。《汉书·高帝纪上》:“汉王 輟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颜师古 注:“哺,口中所含食也。”宋 洪迈《夷坚甲志·资州鹤》:“﹝ 何 ﹞尝荫大木下,望其颠红鹤巢甚大,数雏啾啾然。已而其母归,方憩枝上,衔食向巢立,何生 彍弩射之,中其腹。势且坠,犹忍死引颈吐哺饲其子,乃坠地。”⒊亦作“吐餔”。极言殷勤待士。《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 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宋 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躬 周公 吐餔之劳,服 大禹 恶酒之戒。”
    • 2.
      喧让释义:喧哗责让。明 杨涟《劾魏忠贤疏》:“近乃公然三五成羣,勒逼諠让,政事之堂,几成鬨市。”
    • 3.
      衍习释义:犹演习。 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二》:“又有《释疑》一篇,亦仿 西汉 文字。前辈谓此乃公少年慕学,借此以衍习其文耳。”
    • 4.
      陈咸之憾释义:《汉书·陈咸传》:“万年 尝病,召 咸 教戒於牀下,语至夜半,咸 睡,头触屏风。万年 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 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 咸 讇也。’”后因以“陈咸之憾”为谄谀奉承之典。明 沉德符《野获编·评论·汪南溟文》:“江陵 封公名 文明 者七十诞辰,弇州、太函,俱有幛词,諛语太过,不无 陈咸 之憾。”

乃公(nai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乃公是什么意思 乃公读音 怎么读 乃公,拼音是nǎi gōng,乃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乃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