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惜 [gù xī]
1. 爱惜。
例无所顾惜。
英[take good care of;]
顾惜 引证解释
⒈ 犹爱惜。
引《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篤。”
宋 陆游 《上天竺复庵记》:“而法师慨然为退居之举,倾竭橐装,无所顾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年餘,生一子 孟仙,一切委之乳保,似亦不甚顾惜。”
巴金 《家》三二:“珏,你也该顾惜你的身体。”
国语词典
顾惜 [gù xī]
⒈ 爱惜。
引《三国演义·第九回》:「儒与布交厚,故设此计,却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妾当生噬其肉!」
近珍惜 爱惜
顾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恤释义:不顾及;不忧虑;不顾惜:不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
- 2.
不惜释义:不顾惜;舍得:不惜工本。 不惜牺牲一切。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 3.
不藉释义:⒈不凭借;不依靠。⒉不顾惜。
- 4.
乳保释义:⒈乳母;保姆。 隋 李德林《天命论》:“幼在乳保之怀,忽覩为龙,惧而失抱。”《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九年》:“先是,魏 主频丧皇子,年渐长,深加慎护,择良家宜子者以为乳保。”胡三省 注:“乳母,保母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年餘,生一子 孟仙。一切委之乳保,似亦不甚顾惜。”梁启超《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今也吾儕处此无政府之国,为无政府之民……如儿啼抱中,声息仅属,而无其乳保。”⒉指幼年。《旧唐书·郭承嘏传》:“承嘏 生而秀异,乳保之年,即好笔砚。”
- 5.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6.
半毡释义:《南史·江革传》:“朓(谢朓)尝行还过候 革,时大寒雪,见 革 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 革 充卧具而去。”后用为顾惜寒士之典。
- 7.
吝情释义:⒈犹顾惜;顾念。⒉吝惜的神情,舍不得的表情。⒊指鄙俗的感情。语本《后汉书·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復存乎心。”宋梅尧臣《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谁嗟短景移,能使吝情释。”
- 8.
唱率释义:倡导并率领。《南史·蔡廓传》:“僕在尚书中,自当唱率百僚,案前世故事,更简贤明,以奉社稷。”宋 司马光《乞责降第四札子》:“皆谓臣始则唱率众人,共为正论,终则顾惜禄位,苟免刑章。”《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浚 近得旨归葬於 蜀,尚坚异议,以唱率远方之人,虑或生患。”
- 9.
恡惜释义:各啬顾惜。
- 10.
恡爱释义:顾惜。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既欲不絶祭祀,岂肯过为恡爱,使不成国。”
- 11.
恤顾释义:⒈顾惜。 ⒉怜爱照顾。
- 12.
悋惜释义:顾惜,舍不得。
- 13.
悔吝释义:⒈亦作“悔恡”。灾祸。⒉悔恨。⒊谓追悔顾惜。
- 14.
慈恤释义:仁慈顾惜。 亦指仁慈怜悯之心。
- 15.
慜顾释义:怜悯顾惜。
- 16.
拸画释义: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郭象 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復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师古 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桓 六年《穀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何休 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 17.
栈豆释义:马房豆料。亦比喻才智短浅的人所顾惜的小利。
- 18.
殉身不恤释义: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 19.
殒身不逊释义: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 20.
爱好释义:⒈也说爱好儿。指感情融洽;要好。⒉也说爱好儿。顾惜体面,喜爱打扮。⒊对某种事物具有的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