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古稀 古稀的意思

古稀

简体古稀
繁体
拼音gǔ xī
注音ㄍㄨˇ ㄒ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组词】: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 古体诗的简称。【例句】: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3) 姓。

xī,(1)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稀疏。稀落(luò)。稀客。依稀。(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组词】:稀薄。稀料。稀释。(3) 少。【组词】: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组词】:稀烂。稀碎。稀松。

基本含义

指人到了六十岁的高龄。

古稀的意思

古稀 [gǔ xī]

1. 称人年七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 seventy years of age;]

古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古希”。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国语词典

古稀 [gǔ xī]

⒈ 语本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指人七十岁。

《文明小史·第一回》:「目下年纪虽已古稀,却是最能顺时达变,所有书院里的学生,无有一个不佩服他的。」


古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不惑释义:《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年届不惑。不惑之年。
    • 2.
      弱冠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 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 3.
      总角释义: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 4.
      耄耋释义: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耄耋之年。寿登耄耋。

古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松倒释义:松长青不老,松倒极言历时长久。因以喻人之寿长。宋 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宋 刘克庄《水龙吟·癸丑生日》词:“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閲三松倒。”
    • 2.
      健朗释义:身体健康;结实年近古稀,老人家还是那么健朗。
    • 3.
      古希释义:见“古稀”。
    • 4.
      古稀释义: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 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后用“古稀”指七十岁:古稀之年。
    • 5.
      希年释义:古稀之年,古指七十岁。 宋 刘克庄《最高楼·乙卯生日》词:“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参见“古稀”。
    • 6.
      年近古稀释义: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7.
      扫门释义:⒈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贫无以自通,乃常早起为 齐 相舍人扫门。齐 相舍人怪而为之引见。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以“扫门”为求谒权贵的典故。唐 钱起《送杨錥归隐》诗:“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宋 无名氏《释常谈·扫门》:“凡欲求事,先施功力,谓之扫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次年 楚王 妖书诸事起,沉 遂为公议所弃……旋以扫门入幕,受指目矣。”清 袁枚《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适以诗至病中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 魏勃 从今远,识曲 钟期 自古稀。”⒉洒扫门庭。表示
    • 8.
      暮年古稀释义:“暮年”只是一个大概年龄,相当于“晚年”的意思。古稀指的是70。暮年古稀:大概70岁。
    • 9.
      稀年释义:唐 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以“稀年”为七十岁的代称。宋 李昴《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地位到公辅,耆艾过稀年。”参见“古稀”。
    • 10.
      药玉船释义:用药玉制成的酒杯。 石料经药物煮炼后,色泽光润,称药玉,犹今之料玉。宋 杨万里《秋凉晚酌》诗:“古稀尚隔来年在,且釂今宵药玉船。”清 唐孙华《次韵答倪草亭》:“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玉船。”
    • 11.
      警联释义:⒈颈联的别称。此联以变化能出新意为胜,故称。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丽人杂记》:“﹝《遯斋闲览》云﹞ 东坡 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律诗·金针诗格》:“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⒉诗歌中字句精炼、含义深刻的一联。《说郛》卷六九引 宋 俞成《萤雪丛说·辨<滕王阁序>落霞之说》:“王勃 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以为警联。”明 叶盛《水东日记·姚荣公小像》:“刘原博
    • 12.
      贤夫释义:⒈有才德的丈夫。《汉书·张耳传》:“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 张耳。’”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为狐招婿》:“秀才轩裳令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斯实淑媛之贤夫也。”清 卢文弨《冯恭人墓志铭》:“同德贤夫,无或緇磷。”⒉用以敬称他人丈夫。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隣,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戯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
    • 13.
      辞荣释义:逃避富贵荣华的生活。 谓辞官退隐。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望 轩 唐 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旧唐书·隐逸传·王友贞》:“顷加徵命,作护储闈,固在辞荣,累陈情恳。”宋 王禹偁《寄金乡张赞善》诗:“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清 朱彝尊《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诗:“更闻 王万石,辞荣返故丘。”
    • 14.
      顽尊释义:顽健的老人。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东坡戏联》:“东坡 謫 惠州 日,与一村校书为隣。年已七十,其妾生子,为具邀公,公欣然往。酒酣乞诗,公问:‘妾年几何?’曰:‘三十。’乃戏赠一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顽尊已及古稀年。’”

古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松倒释义:松长青不老,松倒极言历时长久。因以喻人之寿长。宋 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宋 刘克庄《水龙吟·癸丑生日》词:“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閲三松倒。”
    • 2.
      健朗释义:身体健康;结实年近古稀,老人家还是那么健朗。
    • 3.
      古希释义:见“古稀”。
    • 4.
      古稀释义: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 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后用“古稀”指七十岁:古稀之年。
    • 5.
      希年释义:古稀之年,古指七十岁。 宋 刘克庄《最高楼·乙卯生日》词:“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参见“古稀”。
    • 6.
      年近古稀释义: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7.
      扫门释义:⒈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贫无以自通,乃常早起为 齐 相舍人扫门。齐 相舍人怪而为之引见。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以“扫门”为求谒权贵的典故。唐 钱起《送杨錥归隐》诗:“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宋 无名氏《释常谈·扫门》:“凡欲求事,先施功力,谓之扫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次年 楚王 妖书诸事起,沉 遂为公议所弃……旋以扫门入幕,受指目矣。”清 袁枚《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适以诗至病中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 魏勃 从今远,识曲 钟期 自古稀。”⒉洒扫门庭。表示
    • 8.
      暮年古稀释义:“暮年”只是一个大概年龄,相当于“晚年”的意思。古稀指的是70。暮年古稀:大概70岁。
    • 9.
      稀年释义:唐 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以“稀年”为七十岁的代称。宋 李昴《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地位到公辅,耆艾过稀年。”参见“古稀”。
    • 10.
      药玉船释义:用药玉制成的酒杯。 石料经药物煮炼后,色泽光润,称药玉,犹今之料玉。宋 杨万里《秋凉晚酌》诗:“古稀尚隔来年在,且釂今宵药玉船。”清 唐孙华《次韵答倪草亭》:“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玉船。”
    • 11.
      警联释义:⒈颈联的别称。此联以变化能出新意为胜,故称。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丽人杂记》:“﹝《遯斋闲览》云﹞ 东坡 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律诗·金针诗格》:“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⒉诗歌中字句精炼、含义深刻的一联。《说郛》卷六九引 宋 俞成《萤雪丛说·辨<滕王阁序>落霞之说》:“王勃 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以为警联。”明 叶盛《水东日记·姚荣公小像》:“刘原博
    • 12.
      贤夫释义:⒈有才德的丈夫。《汉书·张耳传》:“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 张耳。’”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为狐招婿》:“秀才轩裳令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斯实淑媛之贤夫也。”清 卢文弨《冯恭人墓志铭》:“同德贤夫,无或緇磷。”⒉用以敬称他人丈夫。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举人年六十九为隣,其妻三十岁诞子。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诗,公戯一联云:‘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
    • 13.
      辞荣释义:逃避富贵荣华的生活。 谓辞官退隐。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望 轩 唐 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旧唐书·隐逸传·王友贞》:“顷加徵命,作护储闈,固在辞荣,累陈情恳。”宋 王禹偁《寄金乡张赞善》诗:“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清 朱彝尊《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诗:“更闻 王万石,辞荣返故丘。”
    • 14.
      顽尊释义:顽健的老人。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东坡戏联》:“东坡 謫 惠州 日,与一村校书为隣。年已七十,其妾生子,为具邀公,公欣然往。酒酣乞诗,公问:‘妾年几何?’曰:‘三十。’乃戏赠一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顽尊已及古稀年。’”

古稀造句

1.他虽已年届古稀,但春花秋月,七世同堂。

2.他虽已年近古稀,但壮心不已,尚有余勇可贾。

3.老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健壮,真是难得。

4.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

5.是陈医生妙手回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这个古稀之人又枯木逢春了。

6.王爷爷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7.年逾古稀的黄大爷生气地说:“我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了,怎敢和你们年轻人比高低。”。

8.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着书立说。

9.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10.古稀之年又添一层福气。

11.爷爷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12.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你我如今都是古稀之人了。

13.爷爷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容光焕发,精神仍然很好。

14.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15.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古稀(gu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古稀是什么意思 古稀读音 怎么读 古稀,拼音是gǔ xī,古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古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