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第 [dǐ dì]
1. 亦作“邸弟”。达官贵族的府第。客店;馆舍。
邸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邸弟”。
⒉ 达官贵族的府第。
引《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王邸弟百餘,皆 高祖 一切功臣。”
宋 刘辰翁 《宝鼎现》词:“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长平公主》:“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
⒊ 客店;馆舍。
引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邸第过从隔, 蓬 壶 梦寐瞻。”
宋 徐铉 《稽神录·周本》:“信州 刺史 周本 入覲 扬 都,舍於邸第。”
国语词典
邸第 [dǐ dì]
⒈ 古代诸侯王入京朝见天子时,所居住的官邸。也作「邸弟」。
⒉ 王公贵人的住宅。
引唐·沈佺期〈龙池篇〉:「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
宋·钱公辅〈义田记〉:「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
邸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宫庙释义:⒈犹宗庙。 《史记·天官书》:“宫庙邸第,人民所次。”晋 挚虞《太康颂》:“洋洋四海,率礼和乐;穆穆宫庙,歌雍咏鑠。”南朝 梁 江淹《拟袁太尉从驾淑》诗:“宫庙礼哀敬,枌邑 道严玄。”《宋史·乐志七》:“绍兴 十三年,初举郊祀,命学士院製宫庙朝献及圜坛行礼、登门肆赦乐章,凡五十有八。”⒉借指帝王与皇室。晋 潘岳《西京赋》:“愍 汉氏 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卓 滔天以大涤,劫宫庙而迁迹。”《宋书·周朗传》:“运钟浇暮,世膺乱餘,重以宫庙遭不更之酷,江 服被未有之痛,千里连死,万井共泣。”⒊宫殿和宗庙的并称
- 2.
帷牀释义:帷帐与床。泛指坐卧之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牀,其衣帛器物无不充备。”《南齐书·王融传》:“匈奴 以毡骑为帷牀,驰射为餱粮。”唐 柳宗元《河间传》:“延及客位,具食帷牀之侧。”
- 3.
濡泽释义:沾润。喻获得恩惠。《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玫《异闻集·柳毅》:“后居 南海,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毅 之族咸遂濡泽。”
- 4.
燕市释义:⒈战国 时 燕国 的国都。 《史记·刺客列传》:“荆軻 嗜酒,日与狗屠及 高渐离 饮於 燕 市。”晋 左思《咏史》:“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震。”明 袁宗道《题瘦马卷》诗:“时去黄金 燕 市空,瘦来白练 吴 门短。”⒉指 燕京。即今 北京市。金 元好问《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诗:“明月高楼 燕 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清 戴名世《郭烈妇传》:“余在 燕 市,客 日照 李学士 邸第。”康有为《赠陈镇南编修兄》诗:“落拓 燕 市中,穷愁寄歌哭。”
- 5.
牀笫释义:⒈床和垫在床上的竹席。泛指床铺。《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郑玄 注:“笫,簀也。”《后汉书·安帝纪》:“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於牀笫之閒。”清 赵翼《惊闻心馀之讣》诗:“预乞碑铭如待死,久淹牀笫本长眠。”⒉指闺房之内;枕席之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牀笫之言不踰閾,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宋书·恩倖传论》:“况 世祖 之泥滞鄙近,太宗 之拘挛爱习,欲不纷惑牀笫,岂可得哉!”南朝 梁 沉约《恩倖传序》:“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鈇鉞疮痏,搆於牀笫之曲;服冕乘轩
- 6.
王门释义:⒈指王宫之皋门、库门。《周礼·地官·大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於王门。”孙诒让 正义:“王门即王宫之皋门、库门。”⒉犹王庭,帝阙。《竹书纪年》卷上:“元年乙酉帝(帝 废)即位,诸夷宾于王门。”《后汉书·东夷传序》:“自 少康 已后,世服王化,遂宾於王门,献其乐舞。”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九千里之丹凤,始践王门;七十日之黄龙,初阶郡职。”⒊王爷的邸第。《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王门所以贵,自古多俊民。”刘良 注:“王门,谓 邵陵王 门也。”唐 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诗:“王
- 7.
西馆释义:⒈三国 时 陈思王 曹植 的邸第称“西馆”。后遂以为亲王邸第的代称。唐 李商隐《代魏宫私赠》诗:“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 漳河 隔梦思。”明 张居正《宝谟记》:“我 献皇帝 圣质天成,睿思神授,昔居西馆,已著英声。”⒉宋 代御书库名。宋 李攸《宋朝事实》卷九:“宋 初置三馆。长庆门 北,谓之 西馆。太平兴国 初,于 升龙门 东北,创立三馆书院。三年,赐名崇文院,迁 西馆 书贮焉。东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四部为史馆书库。”
- 8.
邸弟释义:见“邸第”。
- 9.
邸馆释义:邸第。
- 10.
齐年生释义:旧指科举制度下同科登第的人。 清 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齐年生 彝陵 顾君 嘉蘅,官京师之六年,岁在乙巳,为我年伯 南林先生 暨配 李宜人 七十双寿之期,将称觴邸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