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è,(1) 雕,用刀子挖。【例句】: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组词】:五点一刻。(3) 时间。【组词】: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组词】: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5) 不厚道。【组词】:刻毒。刻薄。尖刻。苛刻。(6) 同“克”。
zhōu,(1) 船。【组词】:舟辑。龙舟。轻舟。一叶扁舟。泛舟。同舟共济。
qiú,(1) 设法得到。【组词】: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2) 恳请,乞助。【组词】: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3) 需要。【组词】:需求。供过于求。
jiàn,(1) 古代的一种兵器。【组词】: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
1. 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不知情随势变。
英[be stubbornly unimaginative as the man who marked the boat to find his lost sword; take measures without regard to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⒈ 契,一本作“刻”。后因以“刻舟求剑”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引《吕氏春秋·察今》:“楚 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宋 陆游 《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夏衍 《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正视我国当前迅速变化的实际,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刻舟求剑。”
⒈ 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于船舷刻一记号,待船停止,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典出也作「求剑刻舟」。
引《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近胶柱鼓瑟 食古不化 一成不变
反妙手斲轮 相机行事 瞬息万变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1.你不循原路回去找钱,只会在屋子里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有什么用?
2.你不循原路回去找钱,只会在屋子裡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有什么用?
3.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4.信息时代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用刻舟求剑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5.在求新求变的潮流中,我们绝不能刻舟求剑,食古不化。
6.我们要用发展有眼光来看问题,用刻舟求剑的方法以及静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是行不通的。
7.从事研究工作,眼界要宽,知所权变,切忌刻舟求剑。
8.因应各种状况,我们不宜刻舟求剑,不知变通。
9.我们应当记取刻舟求剑的教训,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
10.家长们以当年学习的方法来要求如今的孩子无异刻舟求剑。
11.这种刻舟求剑的人,当然不能给他做大事的机会。
12.他由于不学理论,不关心时政,所以在工作中常常闹出刻舟求剑那样的笑话来。
13.时势已变,刻舟求剑只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