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组词】: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liàng liáng,(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组词】: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2) 估量。【组词】:思量。打量。(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组词】:酒量。气量。胆量。度量。(3) 数的多少。【组词】: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4) 估计,审度。【组词】:量力。量入为出。
1. 能喝酒的限度;饮酒的量度。
英[capacity for liquor;]
⒈ 饮酒的能力。
引宋 张耒 《明道杂志》:“晁无咎 与余酒量正敌,每相遇,两人对饮,輒尽一斗,纔微醺耳。”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原来 安老爷 酒量颇豪。”
《花城》1981年第2期:“我听说你是有酒量的。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你就使劲喝吧!”
⒈ 饮酒不醉的限度。
引《宋史·卷二五〇·王审琦传》:「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
《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十分大酒量,王太守也最好饮,彼此传杯换盏,直吃到日西时分。」
1.三个人喝酒的话,需要知道你们的喝酒量是多大,还有喝的是什么啤酒,加一个地区消费。
2.我真没有想到,瘦小枯干的老李竟然有如此大的酒量,真是酒有别肠。
3.周而复始,在多数人早期喝酒的过程中,对于酒精的期待总是能够符合实际需要喝下的酒量。
4.他酒量不行,喝一口就脸红。
5.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
6.酒量小的人,喝两盅就会感到天旋地转。